第30章 師父來了(1 / 3)

胡鈞天心裏其實惴惴不安。他隻顧著出氣,並聽了朱國明的慫恿,卻忽略了自己還有把柄被蕭雲凱抓在手裏。錄音裏他進行受賄的聲音是清楚的。眼下他雖然搞掉了蕭雲凱的班長職務,但聽到蕭雲凱的發言,猛然驚起。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胡鈞天隻有祈禱了。

雖然這一局看上去是胡鈞天贏了,但蕭雲凱並不在意。班長不做,少了許多累贅。況且胡鈞天吃的虧夠多了,自己又有“秘密武器”在手,擇機整整胡鈞天,那是手到擒來。

蕭雲凱隻是還沒有玩夠。

蕭雲凱還是玩心較重,無所顧忌。但如果要說蕭雲凱有什麼顧忌的,那排在第一位的,恐怕要算他的師父楊元良了。

其實為何拜他為師,蕭雲凱自己也並不清楚。隻記得自己7歲那年,被爸爸牽著手領到楊元良家,磕頭認師。從此之後,每天晚上蕭雲凱都要練上兩個小時,稍有不對,師父的藤條就如約而至,隻是漸漸地,藤條上身的機會越來越少。

楊元良對這個徒弟,與許多古板的師父一樣,表麵上要求十分嚴格,但心中一直讚賞有加。唯獨讓他不放心的,就是蕭雲凱過於耿直隨性的脾氣。他再三告誡蕭雲凱不要輕易動武,但義氣上頭,蕭雲凱總是難以自控。為此楊元良經常大動肝火,而這也是蕭雲凱最為顧忌的。回想自己入校以來,隨性妄為的事做了不少。雖然目前看來利大於弊,但蕭雲凱多少有些後悔與不安。

正在他準備好好收斂的時候,楊元良來了。

海州。

楊元良雖然刻板,但孑然一身,老來有點念想的,恐怕也就是這個他唯一的徒弟了。不誇張的說,楊元良在蕭雲凱身上傾注了不亞於父母的心血。臨行前百般叮囑,終究還是敵不過親眼看一看蕭雲凱的現狀來得踏實。

“楊師傅,你怎麼來了?”羅月蘭看到楊元良上門,十分意外,印象中楊元良是很少出門走動的,哪怕是他徒弟的家,也很少串門。

“建華不在家?”

“還沒下班,不過也快了。”

“我打算去學校看看蕭雲凱。”楊元良說出了自己的想法,算是和蕭雲凱父母通個氣。

“楊師傅,你太關心我們家雲凱了,這讓我多過意不去。”羅月蘭沒想到楊元良會有這個想法。

“雲凱那小子我雖然沒少罵他,但他天資聰慧,我是打心眼裏喜歡。”

“我昨天還和他爸商量著,要不要去趟學校,順便帶些冬衣過去。”

“那太好了,我們約個時間,一起過去。”

“好啊,等建華回來我和他說。”

“和我說什麼啊?”蕭建華大笑著邁進了家門。

“讓月蘭和你說吧,我先走了。”楊元良邊說邊往門外走去。

接到羅月蘭的電話時,蕭雲凱正在圖書館看書。

日子漸漸歸於平靜,蕭雲凱終於可以做愛做的事了。看書,即是其中之一。即使在應試教育階段,他也從來沒放棄閱讀所謂“雜書“,特別是曆史和偵探小說。無數次都要幻想一些超牛逼的破案場景方能入睡。

自從郝文林在圖書館有了新發現,沉迷於那些舊書之後,蕭雲凱奔圖書館就更勤了。

郝文林發現的,是圖書館一樓還存在一個夾層,雖然也屬對外開放,但很少有人會留意到牆邊不起眼的小門可以通往一個新天地。夾層中堆的都是發黃的舊書,郝文林找到最早的是1951年的《林海雪原》,但蕭雲凱認為自己找到的這本書一定比1951年早,因為這本連名字都無從考證的書用的是繁體豎版,而且它的前幾頁已被撕掉。

蕭雲凱叫它《大全》。名字聽起來大俗,但內容讀起來則大雅,天文地理無所不包,特別是曆史文物這塊敘述甚詳,用“大全”來形容再貼切不過了。蕭雲凱看得如癡如醉,許多問題豁然開朗。

這就是蕭雲凱決心動手大幹一場的底氣。

當然,還有他兜裏的90萬元。

“你又在圖書館看雜書了吧?“羅月蘭在電話裏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