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吳衙內鄰舟赴約(3)(1 / 2)

那醫者更是擴而充之,乘著轎子,三四個仆從跟隨。相見之後,高談闊論,也先探了病源,方才診脈,問道:“老先生可有哪個看過麼?”賀司戶道:“前日曾請一位看來。”醫者道:“他看的是何症?”賀司戶道:“說是疳膨食積。”醫者嗬嗬笑道:“此乃癆瘵之症,怎說是疳膨食積?”賀司戶道:“小女年紀尚幼,如何有此症候?”醫者道:“令愛非七情六欲癆怯之比,他本秉氣虛弱,所謂孩兒癆便是。”賀司戶道:“飲食無度,這是為何?”醫者道:“寒熱交攻,虛火上延,因此容易饑餓。”夫人在屏後打聽,教人傳說,小姐身子並不發熱。醫者道:“這乃內熱外寒骨蒸之症,故不覺得。”又討前日醫者藥劑看了,說道:“這般克罰藥,削弱元氣。再服幾劑,便難救了。待學生先以煎劑治其虛熱,調和髒腑,節其飲食。那時方以滋陰降火養血補元的丸藥,慢慢調理,自當痊可。”賀司戶稱謝道:“全仗神力。”遂辭別而去。

少頃,家人又請一個太醫到來。那太醫卻是個老者,須鬢皓然,步履蹣跚,剛坐下,便誇張善識疑難怪異之病:“某官府虧老夫救的,某夫人又虧老夫用甚藥奏效。”那門麵話兒就說了一大派。又細細問了病者起居飲食,才去診脈。賀司戶被他大話一哄,認做有意思的,暗道:“常言老醫少卜,或者這醫人有些效驗,也未可知。”醫者診過了脈,向賀司戶道:“還是老先生有緣,得遇老夫。令愛這個病症,非老夫不能識。”賀司戶道:“請問果是何疾?”醫者道:“此乃有名色的,謂之膈病。”賀司戶道:“吃不下飲食,方是膈病,目今比平常多食幾倍,如何是這症候?”醫者道:“膈病原有幾般。像令愛這膈病俗名喚做老鼠膈。背後盡多盡吃;及至見了人,一些也難下咽喉。後來食多發漲,便成蠱脹。二病相兼,便難醫治。如今幸而初起,還不妨得,包在老夫身上,可以除根。”言罷起身,賀司戶送出船頭方別。

那時一家都認做老鼠膈,見神見鬼的,請醫問卜。哪曉得賀小姐把來的藥,都送在淨桶肚裏,背地冷笑。賀司戶在蘄州停了幾日,算來不是長法,與夫人商議,與醫者求了個藥方,多買些藥材,一路吃去,且到荊州另請醫人。那老兒因要他寫方,著實詐了好些銀兩,可不是他的造化。有詩為證:

醫人未必盡知醫,卻是將機便就現。

無病妄猜雲有病,卻教司戶折便宜。

常言說得好:“少女少郎,情色相當。”賀小姐初時,還是個處子,雲雨之際,尚是逡巡畏縮。況兼吳衙內心慌膽怯,不敢恣肆,彼此未見十分美滿。兩三日後,漸入佳境,恣意取樂,忘其所以。

一晚夜半,丫環睡醒,聽得床上唧唧噥噥,床棱戛戛的響。隔了一回,又聽得氣喘籲籲,心中怪異,次早報與夫人。夫人也因見女兒麵色紅活,不像個病容,正有些疑惑,聽了這話,合著他的意思。不去通知司戶,競走來觀看,又沒些破綻。及細看秀娥麵貌,愈覺豐采倍常,卻又不好開口問得,倒沒了主意。坐了一回,原走出去。朝飯已後,終是放心不下,又進去探覷,把遠話挑問。秀娥見夫人話兒問得蹊蹺,便不答應。耳邊忽聞得打鼾之聲。

原來吳衙內夜間多做了些正經,不曾睡得,此時吃飽了飯,在床底下酣睡。秀娥一時遮掩不來,被夫人聽見,將丫鬟使遣開去,把門頂上,向床下一望。隻見靠壁一個蓬頭孩子,曲著身體,睡得好不自在。夫人暗暗叫苦不迭,對秀娥道:“你做下這等勾當,卻詐推有病,嚇得我夫妻心花兒急碎了。如今羞人答答,怎地做人。這天殺的,還是哪裏來的?”秀娥羞得滿麵通紅,說道:“是孩兒不是,一時做差事了。望母親遮蓋則個!這人不是別個,便是吳府尹的衙內。”夫人失驚道:“吳衙內與你從未見麵,況那日你爹在他船上吃酒,還在席問陪侍,夜深方散,四鼓便開船了,如何得能到此?”秀娥從實將司戶稱讚留心,次日屏後張望,夜來做夢,早上開窗訂約,並睡熟船開,前後事細細說了,又道:“不肖女一時情癡,喪名失節,玷辱父母,罪實難道。但兩地相隔數千裏,一旦因阻風而會,此乃宿世姻緣,天遣成配,非由人力。兒與吳衙內誓同生死,各不更改。望母親好言勸爹曲允,尚可挽回前失;倘爹有別念,兒即自盡,決不偷生苟活。今蒙恥稟知母親,一任主張。”道罷,淚如雨下。

這裏母子便說話,下邊吳衙內打鼾聲越發雷一般響了。此時夫人又氣又惱,欲待把他難為,一來嬌養慣了,哪裏舍得;二來恐婢仆聞知,反做話靶,吞聲忍氣,拽開門走往外邊去了。

秀娥等母親轉身後,急下床頂上門兒,在床下叫醒吳衙內,埋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