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 完顏部的強大(1 / 2)

完顏部的始祖是函普,這位仁兄據說是從高句麗遷徙過來的,不遠萬裏地來到了完顏部,通過一來二去的交往,函普與當地女真人的關係相處的非常融洽,完顏部的女真人對這位六十多歲的外地人也相當的照顧。

某天有位部落首領就對函普說:“最近我們部落經常和領居部落發生爭鬥,如果您出麵到鄰居部落進行調停,如果調停成功,我們部落有位賢女,年已六十和你年紀相當,尚未出嫁,到時我們把這位賢女嫁給你,你也可以成為我們完顏部的正式成員。”

這樣的條件簡直太好了,能在當地娶到媳婦順便還可以轉戶口,這是個在當代多少農民工夢寐以求的事情,在當時對於流浪漢函普來說也是個不錯的條件。於是函普老先生獨自一人來到鄰居部落進行調停,由於他能說會道舌燦如花,鄰居部落很爽快地答應了和解,畢竟和平對雙方都是有好處的。這位老先生不僅僅是個和事佬,他表示要要製定一些規矩,畢竟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樣大家今後再出現衝突就有了解決的標準。

函普老先生與雙方約定:如有殺傷人者,需向被害方賠償馬十匹、牛十頭、黃金六兩,同時要把自己家人中的一人送給被害方做奴隸。這是多麼樸素的法律呀,於是女真族中最早的法律條文誕生了,從此成了解決女真人之間糾紛的常用的不成文規定。當年漢高祖的謀士蕭何占領關中後提出了“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的“約法三章”,也是簡簡單單的一兩句話,立即就把混亂不堪的局麵安定了下來,雖然不敢妄自推測函普是受了蕭何的影響,但是可以證明,這兩位智者通往成功的道路是相同的。

通過製定樸素的法律,這件在當時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於是完顏部的人對外來務工人員函普非常信服,同時他們也兌現了自己的諾言,把部落的六十歲賢女嫁給函普,同時送了頭青牛,青牛是女真部落中通婚常用的聘禮。二老結為夫婦,成就了一段“夕陽紅”佳話。

最神奇的事情是這兩位都已經是六十多歲的老人,婚後居然還能一口氣生了兩男一女,讓現代的醫務工作者瞠目結舌,延續人類的本領可謂真的不校從此函普不但成了完顏部的正式成員,而且由於解決了困擾了完顏部很長時期的內部爭鬥問題,於是他及他的子孫後代逐漸成為了部落的首領。

在函普之後,中間經曆了幾位部落首領,這些部落首領按照中華民族的傳統諡法最後被孝順的兒女們追認為這個帝那個帝的,但是在當時不過也就是比較大的部落的首領罷了。 本書篇幅有限,這些這帝那帝就不再一一介紹了。

到了完顏部六世景祖烏古乃時期,情況發生了變化。這位部落首領此時有了錢也有了兵,男人有了錢就會變壞,開始了對生女真各個分散的部落進行了統一的戰爭。烏古乃為了征服不合作的部落,大量地從外部購置武器,甚至把通過貿易結算回來的遼朝和宋朝鐵錢融化成兵器,從此兵勢大振,逐漸地把分散的部落聯盟轉變成為以完顏部為主體的較為穩固的部落聯盟組織了。遼朝的統治者看到生女真部落的強大,采取了懷柔的政策,正式冊封烏古乃為女真部的節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