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節 兵敗仙人關(1 / 3)

紹興三年(公元1133年)十二月,剛剛幫助偽齊攻占“襄陽六郡”的宗弼從中原回到了陝西,從不肯服輸的宗弼,具有愈敗愈戰、愈挫愈堅的倔強性格,再度出山,第三次集合十萬大軍,以完顏撒離喝和南宋降將劉夔為副將,以哪裏跌倒就哪裏爬起來的勇氣,向自己曾經的傷心地和尚原發動進攻,誓要和吳玠決一死戰。

兵貴神速,趁著冬天的漫天大雪,宗弼率領金兵個個銀鎧白袍,從高山叢林中猛撲宋營,一舉攻下隻有少量宋兵把守的和尚原,一定程度上報了當年被打敗的一箭之仇。

吳玠早已經得到宗弼進攻的消息,他果斷的命弟弟吳璘率領主力撤出和尚原,經過多次同金兵的交鋒,發現和尚原這個地方致命的缺點就是離蜀地太遠,軍需補給非常困難,如果長時間固守和尚原對南宋方麵來說其實很不利。

並且他知道宗弼的這次攻勢比任何一次都要猛烈,比任何一次都要凶狠,應該先躲避一下敵人的鋒芒,把宗弼的大軍放進秦嶺中來,然後在險要地段一帶繼續實行他的死守加駐矢隊戰術,把金軍調動到一個對自己更有利的地方來打。

在上一次和尚原之戰勝利後,吳玠就在陳倉道靠近四川的仙人關(今甘肅徽縣東南)積極準備防禦措施,並且在仙人關右側築起防禦保壘,並起名叫“殺金坪”,同時又在地勢險要的關隘處設置阻擊的第二道防線,嚴陣以待金兵的到來。

雖然宗弼輕而易舉地占領了和尚原,有一點重拳出擊可是拳頭打空的感覺,但不管怎麼說終於攻克了和尚原這個令他蒙受恥辱的傷心地,看來這一次進攻四川的前途一片光明。

於是,宗弼決定乘勝追擊,向另一個進入漢中的咽喉要道仙人關進軍,計劃通過仙人關達到進軍川蜀大地的目的,這樣宗弼就一步步進入了吳玠兄弟給他準備的口袋。

宗弼並不知道自己正在鑽口袋。紹興四年(公元1134年)二月,宗弼率領十萬大軍向仙人關進軍,不過這次宗弼是抱著必勝的信心,為了鼓舞士氣,宗弼甚至讓全軍將士們攜帶自己的家屬一同出征,其用意很明顯,那就是這次出征必將占領四川,在那個號稱“天府之國”的富饒土地,將士們甚至可以和自己的親屬在四川一帶定居生活,幾年之內打造出沿江直下江南的根據地,一舉滅亡南宋。

宗弼的金軍號稱有十萬之眾,吳玠此時的兵力隻有二萬餘人,金軍明顯占有數量上的優勢。吳玠很清楚,盡管己方占有地利,但防守兵力仍顯得薄弱了一些。為了防止不測,吳玠飛檄將吳璘由七方關調來,加強仙人關、殺金坪的防禦,並在第二道防線上增設了炮座,積石如山,準備跟宗弼再次大幹一常

大戰前夕,空氣仿佛都已經凝滯了,但雙方的主帥卻故作輕鬆,都在盡量擺出“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架勢。戰前某一天,吳玠與宗弼在陣前視察時邂逅相遇。盡管距離遙遠,但雙方都知道對方是誰。

宗弼從不放棄任何一次不戰而勝的機會,這樣的例子出現過很多次,畢竟宋軍很多的城池堡壘都是不戰而降的,於是派人到宋軍陣前對吳玠傳話:“趙氏已衰,不可扶持。吳公如能過來,我們會挑選一塊方圓百裏的富庶之地,給您加封王爵的。”

吳玠也派人回話:“己奉事趙氏,怎敢有二心?”吳玠回答得非常幹脆,別廢話了,開打吧!

紹興四年(公元1134年)二月二十七日,宗弼的猛烈進攻開始了。雖然有上次敗給吳玠的心理阻影,但宗弼不愧是一名優秀的統帥,化悲痛為力量,絲毫沒有受到上次和尚原失利的影響,率領手下的金國士兵們英勇的向吳玠的陣地發起連續的進攻。在震撼人心的呐喊聲中,金軍蜂擁而來,冒著宋軍如雨的炮石箭矢,向殺金坪展開了一次接一次的輪番攻擊。

血戰三十餘回合後,宋軍統製郭震的營寨被金軍攻破,郭震及其手下的士兵棄陣而逃。督戰的吳玠迅速趕到,揮刀將郭震斬首示眾,止住了潰退。吳璘也率部趕到,組織反擊,奪回郭震營寨。

宗弼不甘心陣地得而複失,繼續命令猛攻。關鍵時刻,吳璘拔出佩刀,在自己腳下劃出一道線,用刀尖指著地上的線宣布:“吾與汝等堅守此線,決不後退,如有後退,定斬不饒”。軍士們一看,橫豎都是死路一條,還不如跟敵人拚了還光榮,於是拚死而戰,穩住了陣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