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節 與南宋第一次和議(1 / 3)

金國天會十五年(公元1137年)十二月,在平定了宗翰一係後,已經用了金太宗“天會”這個年號三年多的金熙宗完顏亶正式改明年為天眷元年,表明從此開始自己的新時代。

但是形勢的發展使得躊躇滿誌的金熙宗遇到了很大的困難,自己總是想著掌握權力,但是好像權力從來沒有一天真正在自己手裏。

雖然成功地解決了宗翰一係,但是金國高級管理層內部剩下的兩大派別的鬥爭更加尖銳化了。

以宗幹為首的改革派通過幾次政治鬥爭取得了勝利,成功地使完顏亶成為皇儲並且最終登上了皇帝寶座。改革派的主要目標是支持金熙宗完顏亶和他所實行的新政,希望通過不斷漢化,達到使金國強盛的目的,同時完成軍事上消滅南宋的軍事目的。

以宗磐和完顏昌為首的保守派在同宗翰一係作鬥爭的時候和改革派站在了同一戰壕,解決了宗翰的問題之後,隨著金熙宗封建化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兩派的矛盾越來越大了。

宗磐非常痛恨宗幹為首的改革派,因為在冊立諳班勃極烈的問題上宗幹肯定是幕後推手,迫使金太宗將諳班勃極烈的位子給了宗幹的養子完顏亶。雖然金太宗表麵上是自願讓位的,但誰都看得出來,如果沒有宗幹等人策劃,再加上實力派人物宗翰、宗輔、希尹等人再三相逼,金太宗是極有可能將接班人的位置留給自己的兒子宗磐的。

鑒於金熙宗的年齡很小,靠著“熬年頭”這樣消極的方式等著金熙宗死去由宗磐來即位的可能性很小,宗磐如果想要在活著的時候成為金國的皇帝恐怕隻有造反一條路可走。

從曆史的發展來看,宗磐確實已經選擇了這樣一條不歸路,但造反可不是什麼好玩的事情,成功的概率很低,況且金國從建國至今二十多年以來還從未有過皇室成員造反成功的先例。

宗磐知道自己想要獲得成功,就必須打倒支持金熙宗完顏亶的改革派,而要打倒改革派光靠自己一個人的力量肯定是不夠的,尤其是自己不直接掌握軍權,所以必須要拉攏更多的實力派人物。

自己的陣營裏麵掌握軍權的隻有完顏昌。完顏昌是金太祖的叔叔、金國前期領導人穆宗盈歌的兒子,現在擔任著左副元帥。但是雖然軍職最高的都元帥這個崗位空缺,完顏昌是名義上的金軍最高領導,但是軍權主要掌握在改革派的宗弼手裏。並且完顏昌由於在攻打南宋的戰爭中屢次被打敗,已經喪失了在軍事上的進取心,完全指望完顏昌也是把握不大。

宗磐也感覺自己的勢力不夠強大,他費盡周折,居然又拉攏了另一位重要的皇室成員宗雋。宗雋的身份很有意思,因為他居然是阿骨打的親生兒子,還是著名的“戰神”宗望的同母弟弟。

宗雋可不像當年在伐遼征宋戰場上威風八麵的哥哥宗望,他本質上就是一個膽小鬼,就怕打仗,一門心思希望和南宋簽訂和平協議,這樣自己就可以過上錦衣玉食的好日子。由於與宗磐、完顏昌持有相同的政治立場,宗雋沒有同太祖一係的宗幹、宗弼等太祖兒子們走在一起,而是上了保守派這條賊船。

天眷元年(公元1138年)七月,宗磐利用自己的太師地位,把東京留守宗雋推上了尚書左丞相的職位,在中央決策層內僅次於宗磐與宗幹。至此,金國朝廷內部改革派和保守派的主要成員均已就位,兩派之間殘酷的鬥爭即將拉開序幕。

在中央決策層取得了對改革派的優勢之後,宗磐便著手開始實施他的驚天大陰謀。宗磐與宗雋命令完顏昌進京商談他們內部的大事。

鑒於劉豫的偽齊政權已經廢除,宗弼又掌握著實際上的軍權,他們商定勾結南宋作為外援,開始他們的造反接班的“建國大業”。

但是南宋與金朝仇深似海,宋高宗趙構雖然軟弱可欺,但是沒有什麼利益趙構是不會主動幫助他們的。於是,完顏昌想出了一個絕妙計劃,用土地換盟友,把已經廢除的齊國河南、陝西兩地歸還給南宋,以此為條件爭取得到南宋的支持。

在此之前,完顏昌與宗弼出麵廢除了劉豫偽齊政權之後,宋高宗也知道完顏昌是屬於金朝上層的“鴿派”,在完顏昌和宗弼鎮守河南時,便經常有宋國的使者偷偷摸摸和完顏昌聯係,商談金宋雙方議和的事情,其中就有一位名叫王倫的著名使者就多次提出是否能將原齊國的一些土地歸還南宋,讓南宋代替偽齊來幫助金國管理這些地方。

因此,完顏昌就想出了這個主意來換取南宋方麵的支持。

這樣的計劃絕對是賣國的計劃。從金國方麵來看,河南、陝西等地是犧牲了不少金軍將士的生命換來的,其中宗弼在這兩個地方都差點死掉了,簡直就是出賣祖國的利益來換取宗磐、完顏昌等人的個人利益。

但是從這三個人的立場來看,本來那些地方的取得跟自己也沒有什麼關係,並且這兩塊地方目前是由領行台尚書省事宗弼進行管理,本質上是敵人的地盤,本身也不值得珍惜。為了實現自己稱孤道寡的目的,宗磐也不管了那麼多了,隻要能得到南宋方麵的支持,犧牲點土地算得了什麼?不行的話,將來我再派兵奪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