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秀麗的青竹 (1 / 2)

很早以前,盛夏的一天夜晚,奶奶、我和妹妹坐在院壩裏乘涼。奶奶一邊揮動蒲扇,給我們吆蚊子;一邊指著門前的青竹,給我們講了一個優美的故事。

傳說在過去,有一個非常漂亮的大姐姐,她嗓子很好,唱起歌兒來象百靈鳥叫喚,聽得人都入了迷。當時,有一個凶惡的財主,想霸占這位唱歌的大姐姐,要大姐姐為他一個人唱歌。可是,大姐姐狠透了他,堅決不去。那天晚上,大財主帶人來抓她,她就逃跑。大財主在後麵追呀追呀,大姐姐在前邊跑啊跑啊,後來大姐姐腿疼腰酸,實在跑不動了,就在地上變成了一竿青竹。大財主氣憤不過,就命令狗腿子砍了青竹,可是,過幾天,地上又冒出了幾個春筍,不久又長成青竹。財主又讓人砍了它,但過幾天,又長出一些春筍。就這樣,財主越砍,青竹越多,最後,把財主氣死了。大姐姐雖然變成了竹子,不會唱歌了,但人們拿竹子做成笛子,吹出聲音來,於是,大姐蛆借笛子又開始唱歌。

聽了這個故事,我望著俊秀的青竹,心中充滿了敬意。從那時候開始,我對青竹有了非常的好感。青竹這位大姆姐,也非常愛護我們。炎熱的中午,我們在竹林裏遮蔭;艨朧的月夜,我們在竹林中捉迷藏。青竹成了我們最要好的朋友。雖然她不說話,但她總是端直的站在那裏,用繁密的枝葉掩護我們。她常年是碧綠碧綠的,永葆青春。

爺爺是個老篾匠,植竹的能手,他常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於是,每年冬季,我們都要將一根一根剛長出的小竹子,移栽到別的空地上去。單樹不成林,但,單竹卻可以成林。她依靠母竹鞭上旺盛的筍芽,一棵母竹,三五年後就會變成一片新竹林竹根發達,在地上縱橫交錯,非常壯觀。

竹子的成長速度真驚人,我九歲的時候,親手錐西前栽子根小竹子,兩年以後,它竟然高出我的三、四倍了。

爺爺說:往上長的時候有聲音。我俯不信,人長的時候為啥沒有聲音呢?有一天晚上,房外春雨瀟瀟,非常寂靜,我爬在窗台上,用心地聽著,半夜裏,果然聽到竹林裏有一種“嵫噬噬”輕微的響聲,啊,那就是竹子往上長時的拔節聲。於是,我相信了爺爺的話。

爺爺又說:竹子是見雨猛發,見風飛長。有時,它一天一夜就長兩三尺。一般竹子造林後五到十年,就可以年年砍伐利用了。有一種粗壯的毛竹,從出筍到竹隻要兩個月,再經過四到六年的加固生長,就可以砍伐了。並且,它的產量是驚人的,每畝竹林年產三、四千斤。這次,我不懷疑了。

爺爺種竹有方,被縣上評為勞動模範。那一回,他去縣城開會;領獎回來時,帶來一本種竹的書,是彩色的,有文字,有照片,真漂亮。我翻開仔細一看,啊,青竹有很多夥伴呢,它們色彩繽紛,豐富多姿。有結實粗壯,鑽天拂雲的毛竹,有纖細苗條,亭亭玉立的紫竹,有姿態嬌婀,婆娑善舞的風尾竹,有斑駁多彩,秀麗美貌的湘妃竹,有豐實多用,神通廣大的篁竹;有枝葉秀氣,可以入藥·的淡竹。從照片上還可以看出,竹子的顏色是多樣的:翡翠、墨綠,碧青、紫麻、淺綠,鵝黃……還有一些,真說不出是什麼顏色,我看,畫家叔叔也不一定能畫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