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明國的皇宮是當年夏炎國皇族帶著家臣遠渡重洋,在新大陸站穩腳後照故國皇城複製的,說是重建,真算起來,卻是比故|宮曆史還長些。加上這塊大陸地理位置優越,幾乎不曾被戰火波及,唯有的幾次內|戰,也因軒轅家威嚴太重,沒哪個瘋子敢對皇宮動手。五百年過去了,安酆宮人氣不歇,又維護仔細,不見絲毫滄頹之態。
不同於故|宮的金碧輝煌,安酆宮白牆黑瓦,更顯肅穆,因兩地氣候不同,園中花草不乏華夏珍品,卻到底以本國珍奇為主。這使得安酆宮多了股異域風情,當然,會這般覺得的估計也就趙冬和“恢複”記憶的軒轅琰葳了,自小看慣了這景致的其它人無從對比,生不出如此想法。
安酆宮整體布局變化不大,便是慮及風水稍作調整,也不過是多個湖少個亭子罷了,看著並不明顯。倒是幾處殿名,已與趙冬記憶不符,但想著經過了那麼多年,那麼多人,發生了那麼多事,這些不同又變得理所當然。
皇後現居的晟蘊殿是離皇帝居所和泰殿最近的,阿冬那會兒,它還叫椒房殿,是蘭貴妃的住處。但如今皇後並非驕奢之人,素雅精致的裝飾和蘭貴妃那會兒的富麗堂皇差別不是一星半點,這讓趙冬都有些懷疑,自己是不是又把方向感丟家裏了……
“你就是趙冬吧?常聽小葳提起你。”皇室沒興趣犯眾怒,所以在“人權”一詞於高層得到重視後,就改了規矩,表示今後平民有機會見皇室的話隻需鞠躬或作揖表示敬意即可,跪拜之禮,還是留到祭祀先祖時用吧。所以在趙冬抱手作了個揖後,皇後就把他請進對麵座椅,和他說起了話。
小葳?我還小薇呢!趙冬在心裏撇了撇嘴,覺得不管是渣得無以倫比的睿宗,還是如今心性不錯但人高馬大的軒轅琰葳,叫這小名兒都有些嚇人。可人家也算長輩,還性別為女,就是不看她那金光閃閃的身份,也得給人家幾分麵子。所以趙冬極快地收拾好亂飄的思緒,抬起頭準備回答問題,剛才行禮時眼睛不能亂瞟,都沒看到人,不過這聲音倒是好聽,還有些熟悉。
結果真看到人,趙冬卻是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了,酸了鼻子紅了眼眶,那委屈的模樣直讓皇後以為自己太嚴肅嚇到了對方,可她覺得自己今天笑容挺溫柔可親啊。到底還小,就算腦子聰明,膽氣還是不夠的,不過兒子一定要的話……就讓小葳帶著多鍛煉鍛煉吧!
隻是這心思在聽到一聲幾不可聞卻偏偏被她耳尖逮到的“素馨”後,全沒了。素馨,是她邵家一位先人的名諱。之所以記得,實在是這女子經曆傳奇,邵家崛起和她有絕對的關係。
要說邵家,早先也出過幾個了不得的人物,雖說官職不高,但因和皇帝來自一地,楞要往上攀,也算天子家臣……?好吧,或許家奴這稱呼更合適。但那幾位官員西去後,邵家再沒出過官身,又變成了地裏刨食的尋常百姓,直到,名諱於素馨的女先人嫁入邵家。
於氏嫁妝豐厚,氣度也與尋常人家不同,與丈夫成婚後育有三子三女。教養子女,扶持丈夫,不過十數年就掙得了份不薄的家產。三個兒子聰穎好學,於氏又不惜重金從江南和京都請來老師教導,三個孩子竟都在弱冠前後得了功名,晉身官途。三個女兒也因容貌不俗舉止謙和,極得當地一些夫人稱讚,又有爭氣的兄弟,都嫁得不錯。就是從那一代開始,邵家脫去了平民身份。
邵於氏是當時少有的高壽,她活到了85歲,教養了邵家四代,一代代的積累,一代比一代優秀。而直到她彌留,她才將自己來處告於子孫,邵家人這才知道老祖宗是宮中放出的大宮女。大宮女……是伺候過宮中貴人的,那就難怪了,眼界與尋常人家不同。
可是一名退役的大宮女為什麼會跑來這犄角旮旯,邵於氏卻是沒說,族譜上也沒記,皇後自然不知道。之後邵家幾經浮沉,盛極時隻手遮天衰敗時典賣祖產都不再提,反正邵家總算沒斷根兒,還總結出了合適自己的保身之道,然後便一直富貴到今天,富貴到家族嫡女能毫無阻礙地嫁入軒轅皇室。
皇後有個愛好,看書,尤其是史書,當然她也看偵探,推理能力不錯,腦補能力更強,所以當她翻到軒轅家秘史,得知夏炎國還有個未曾在曆史上留名的皇後,而那個皇後薨的年份竟和自家老祖宗出現在同一年時,她深深感覺到其中內情值得深挖。當然,也曾天馬行空地想過邵於氏會不會就是那“逝去”的皇後,但在看懂“陰陽同體”的描述後,她猶豫了,然後繼續翻閱,居然真的發現了邵於氏存在過的蛛絲馬跡,不過這時已經肯定,邵於氏是那短命皇後的大宮女……
她覺得自己的好奇心勉強滿足了,之所以說勉強,是因為她查不到關於那位皇後的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