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儒道世界(1 / 2)

秋風蕭瑟,氣溫驟降,馬上就要入冬了。但是此刻的蘇林,身著青衫薄衣,坐在書案之前,門窗未關,冷風直吹卻渾然不知。

“我……我竟然真的穿越了。”

目光有些呆滯,蘇林始終還是有些接受不了現在的事實,前一刻,他還隻是一名普通的高三學生,正在語文課上對著高考必背的《論語》發著牢騷。可是現在,轉眼之間,他就不再是他,而變成了另一個人。

現在的他,也叫做蘇林,是天仁大陸吳國豐樂縣人,今年十五歲,父母雙亡,卻有個商人之女的惡毒後母。

“天底下竟然真的有這樣的世界,孔子是至高無上的聖人,《論語》是天仁大陸的《聖典》,整個天仁大陸有九個國家,卻都是奉行儒道,實行科舉取士……這……簡直就是一個儒道的世界……”

努力消化了腦海中的記憶,蘇林倒吸了一口冷氣,他怎麼也沒想到,被自己罵做百無一用的應試教材《論語》竟然在天仁大陸有這麼崇高的地位。

“這一定是老天給我的懲罰,或者是開了我一個天大的玩笑。我罵《論語》無用,說儒教毒害人的思想,然後老天就偏偏將我送到了這麼一個儒道世界,人人尊儒習儒,以孔子為聖人,以儒道思想治國。而我,偏偏還是一名拚命學習儒教經典的儒生……”

徹底明白了現在所處的世界,蘇林也隻能苦笑一聲,“上輩子,還隻有語文一科當中考《論語》,可是現在,我要想出人頭地,要想在這個世界生活得好,就必須學習像山一樣高的儒家經典,更要會寫詩作詞。”

在天仁大陸,孔子以儒仁成聖,有教無類,幫助百家諸子成就亞聖或者半聖,然後合眾聖之力,以思想為磚石,築造了萬裏長城,將整個人族的活動區域圈了起來,徹底阻絕了妖獸和蠻夷戎狄四族的侵襲。同時,諸子百聖創建聖殿,立下十大文位,各國以科舉取士,徹底鞏固出這麼一個儒道世界來。

“原來,在這個儒道世界當中,思想才是最厲害的武器。儒生不再手無縛雞之力,讀書人隻要開智以後,就能從眾聖築造的萬裏長城當中吸收聖力,以字、詩、詞,甚至是文章作為思想的載體引動天地元力幻化出元力實物殺敵。”

蘇林一想到詩詞都能夠化為實實在在的物體和力量,心中就是一陣激動和蕩漾。因為,天仁大陸的曆史和古代中國雖然相似,卻在漢朝以後就裂變成為了九個國家,漢朝以後的曆史和人物,和中國古代一點都不相同。

曆史上那些漢朝以後的文學巨匠,曆史名人,更是一個都沒有。這也就代表,蘇林腦子裏麵存著的那些能夠流傳千古的詩詞歌賦,如果在這個儒道世界裏出現,該會興起多大的滔天巨浪啊!

可是,蘇林一想起自己現在已經十五歲了,依舊沒有開智,心裏麵便咯噔一下立馬涼了半截。

開智是每一名天仁大陸讀書人都要經曆的過程,或者準確的說,未成開智,就不算是一名真正的儒生。所謂開智,就是用一句蘊含思想的文字開啟智慧。這句話可以是聖人孔子之言,也可以是亞聖、半聖經典,再次一點就是大儒的經義,翰林和大學士對聖人經典的解釋言論。

毫無疑問,開智的這句話等級越高,也就代表著未來可以成就的文位越高。用聖人之言開智,就算是最低的半聖之言,開智之後吸收的第一筆聖力都是磅礴非凡的,有衝天鬥牛之勢,每當這種天縱奇才出世,都是一國之大幸。因為這就意味著,又有一名有望成為至少是大儒級別的儒生出世了。

但是這樣的天才太少太少了,九國億萬人口,千萬儒生,每百年估計才隻有一名以聖言開智的天才誕生。而且,這些幾乎也都隻是以半聖之言開智,最後成就無一不是大儒以上。至於亞聖之言開智的,最後幾乎都成就了半聖。

而真正能用孔子聖人之言開智的,千百年來,似乎隻有孟子和孔子之孫子思二人而已。因為孔子聖人之言,實在太晦澀深奧了,往往一句話一層意思之下,有更深一層意思,而且孔子聖人的許多話都有諸多解釋,就算是文位到了進士、大學士也不可能知盡知詳,區區十幾歲的孩童,又如何能夠盡知聖意,並且以此開啟智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