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爆裂……我倒是聽說過。”雯雯顯然被江沐雪引上路子,不由思索起來。
她這麼一說,妍妍的囂張氣焰被打消不少,還問二人這病傳染不傳染什麼的。
說說走走,回到酒店再次見到常遠山,幾人之間的氣氛驟變,一直到了雜誌社,那種緊張,詭異的氣氛都沒有消失。
四人走的,卻三個女孩兒一起回來,同事之間未免覺得奇怪,便一直問詢常主編去了哪裏。
原本妍妍對江沐雪的話最為不信的,可是當大家一問起來,她便把常遠山那晚的話全說一遍,如何發生的事故,如何去的醫院,等等,說的有聲有色。
江沐雪頓覺她也是個人才,不去說書也是浪費。
大家聽後紛紛表示同情,都說常主編最近倒黴,之前喝個咖啡都能把手弄破,這回出個差又倒血黴,這是不幸。
然後眾人一致認為常主編今年犯太歲必須做這樣或那樣的事情衝一衝,最後不知怎麼地,話題就扯到時運,太歲上麵去了。
總算揭過這茬,妍妍和雯雯兩個明顯鬆了口氣,江沐雪裝作沒事兒人一樣,開始整理這次采訪的稿子。
這次回來,一直過了半個多月,常遠山才露麵,當時他手上的傷口已經愈合,原本就有幾道小口子,舊傷未去又添新傷,密密麻麻的,左一道右一道,本來手就難看,這下更惡心人。
很多人與他工作交接時都不願看他那雙手。
不過自打出了這件事,常遠山再看向江沐雪時,總帶著一副審視懷疑的樣子,有時候甚至有些懼怕江沐雪的眼神兒。
而某女呢,依舊一副什麼都沒發生的樣子。
有了上次教訓,很長一段時間常遠山都沒犯病。
臨近年終,雜誌社展開一係列的活動,其中最讓人感興趣的便是社內評選本年度最佳編輯,人選從兩個組裏出,一組人多,名額有三個,二組就六七個人,所以隻給了一個名額。
最佳不最佳的不重要,關鍵是得了名號之後獎金可以多三千塊,因此大家都眼紅這筆錢,所以對待這次評比都很放在心上。
江沐雪的工作效率,成果,勤奮的勁頭兒大家都看在眼裏,所以在很多人看來,二組的最佳編輯非江沐雪莫屬。
然而就在這個節骨眼兒上,一股關於江沐雪和常遠山的流言蜚語悄悄升起。
一開始隻在一組內部流傳,後來不知怎麼地就連二組的人也知道了。
說的甚是難聽。
或許傳的人多了,大概有這樣三個版本兒。
第一個版本兒,說江沐雪與常遠山早就勾搭上,證據便是每次二組加班都是常遠山和江沐雪兩個人留下,孤男寡女又沒有血緣關係,名義上加班,實際上指不定做些什麼見不得人的事兒呢。而這次出差,憑啥不帶那些資深老人,偏偏帶江沐雪?一個新來的黃毛丫頭,能力再強又怎樣?又沒有經驗,而采訪名人最重要的是經驗,就江沐雪這樣的,連個學徒的資格都不具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