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王府前,一名著淺青衣衫的男子懷抱一嬰兒長身玉立,抬目審視當今皇上禦賜的鑲金牌匾。
片刻,侍衛上前通報:“讓大巫師久等了。王爺有請。”
巫慕青頷首,緊了一緊懷中嬰兒裹身的衣物,踏步入內。
侍衛領著巫慕青入府,淮王賀蘭若拱手恭敬道:“久聞巫載國大巫師之名,百聞不如一見。今日有幸一見巫師真容。”
“王爺謬讚。其實一年前,先王爺英年早逝,我曾到府祭拜。隻是王爺至孝,哀傷思慕,又諸事纏身。故並未表明身份。”
“大巫師與先父也曾往來?”賀蘭若細想便釋疑道,“是了。本王曾聽家父提起。家父年幼時曾在巫載國寶源山中拜神巫學藝,弱冠之年才出山回宮。想必是在那時與巫師結識。”
“正是。”
賀蘭若見這大巫師麵若冠玉,風姿卓然。若論風流俊俏,也可和大周聞名的美男子一較高下。但除去這眉目秀雅,又別有一種與世人攀金附玉有別的傲然風骨。不禁在心裏對這久負盛名的大巫師多了幾分好感。
“此番冒昧前來,是想請王爺幫我一個忙,妥善安置這個孩子。”賀蘭若上前一看,竟是個粉雕玉琢的女嬰,小臉紅撲撲地睡得香甜。
“這孩子……”
“這孩子是我在青丘山下尋到的。她的生母將她托付於我。”
“我看這女嬰眉眼甚是清麗,睡著的樣子也十分乖巧。若是至親,又怎會輕易將自己的骨肉輕易交給大巫師?”
“這孩子一出生不哭不鬧,無聲無息。她母親曾無意間失手將她擲於地上也不曾啼哭。她的父母視之為異端,不肯留她。”
賀蘭若奇道:“嬰兒不啼,這倒也是奇事一樁。不知其中有何玄機?”
巫慕青道:“但凡是世間的凡身肉體,皆有三魂七魄。人身去世,三魂七魄各自消散去六道輪回。直到再度輪回,三魂七魄才會重聚。我觀這嬰孩體內魂魄,三魂缺了生魂一魂,七魄缺了雀陰、非毒二魄。隻餘二魂五魄。”
賀蘭若自小受父親賀蘭念教導習書,對這魂魄之說也知一二。
三魂為靈魂、覺魂、生魂。靈魂主宰人的意識,覺魂主宰人的善惡羞恥,生魂主宰人的壽命。七魄名屍狗、伏矢、雀陰、吞賊、非毒、除穢、臭肺,主喜、怒、哀、懼、愛、惡、欲。生魂若有毛病,人就會體弱多病,受邪祟之物侵擾。雀陰、非毒若有毛病,便無哀無愛。如此說來,這嬰孩天生無淚,也是失了雀陰一魄的緣故。
“大巫師慈悲心腸,實在是令人敬佩。至於收留這個孩子,確實不在話下。但本王,仍有兩件事不明。這嬰兒既然沒了生魂,又被失手摔過。萬一在本王府中出了什麼好歹,有負大巫師所托,那本王該如何向大巫師交代。這是其一。”賀蘭若欲再說下去,卻被巫慕青的一個動作打斷。
巫慕青撥開嬰孩繈褓,嬌嫩的脖頸上係著一條紅絲繩,繩上掛著一個小小的錦囊。巫慕青將錦囊從繈褓中抽出,打開錦囊,從裏麵取出了一粒蓮子。
這蓮子如羊脂白玉一般,通體清透。一望便知絕非凡品。
“王爺可知此為何物?”
賀蘭若略略一看,“本王不知。”
“此為一步蓮。”
“這……這就是一步蓮?”賀蘭若驚詫之下,忙取過蓮子仔細摩挲,對著光線細細觀看,“幼時曾聽家父說過,此物靈性堪比佛骨舍利,可生死人而肉白骨,脫胎換骨,還可為遊魂重塑肉身。極為難得。若為妖靈精怪所得,假以時日,修為大增,便可渡化成仙。這世間,竟真有此物?”
“一步蓮乃是上千年前佛祖妙法蓮花池中結的蓮子,吸收天地靈氣,曆經千年之久仍能萌發新株。世人對它無所知,道士方士等人僅知有此物,卻從未得見。我襲巫載國巫鹹之位後,才從上一任神巫處得到此物。這孩子雖魂魄不全,有一步蓮傍身,不僅身體無恙,尋常邪祟之物也不敢近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