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和我們家小四,最近一年裏都買了房,踏上了正式的‘房奴’之路,而我大哥雖然沒有步入房奴行列,但最近貸款買了一輛車,算是成功晉級為‘車奴’。看著我的兄弟們,每個月為了還上貸款,把自己搞得捉襟見肘,我心說何必呢..
所謂的樓市豪車提前消費,都是市場經濟下的泡沫。我不知道是誰提出‘人人都買房,人人開豪車’這樣欠抽的話。我個人覺得‘人人有房住,人人出門有車坐’才是最合理的。
中國人民最近十幾年裏,一直被一個故事算欺騙,一個房地產商所編造的謊言。
‘美國老太太和中國老太太’的故事,一直是我們熱衷討論的話題。故事中,美國老太太由於提前消費,提前二十年住進了自己的小洋房,而中國老太太,一步一步地攢錢,終於把錢攢夠買上了房子。此時,中國老太太發現自己已經老了。故事中,中國老太太比美國老太太,晚二十年住進自己的新房。
任何講故事的人,都會有選擇性地,把自己所要講的東西講出來,而不想讓聽眾知道的部分隱去。就像,比爾蓋茨不會告訴你,他母親是IBM董事,是她給兒子促成了第一筆生意,巴菲特隻告訴你,8歲他去參觀紐交所,但他不會告訴你,是他當國會議員的父親,帶他去的。
‘美國老太太和中國老太太’的故事也一樣,它也隱去了一部分,而且它也沒有告訴你,故事的結尾。
那麼接下來,就讓我把故事解讀一下,美國老太太由於要還貸款,就像我的兄弟們一樣,生活的是有點疲憊。而中國老太太,發了工資是首先保證個人正常生活,其次把剩下來的錢存起來。
故事還沒有結束,美國老太太老年失業後,由於年輕時萬事提前消費,致使老年沒有了生活保障,再加上購房都有年限,美國老太太無家可歸,晚景可謂是十分淒涼。而中國老太太購房時,首先是留下了一筆錢養老,其次根據個人能力,購買了一套住房,生活雖然不是十分豪華,但也不是太過淒涼,畢竟平平淡淡才是真。
一切還是要理性消費、合理消費,在我個人看來。
市場經濟下,人人都買房是不現實的。假如,我國有五千萬人要買房,每人付首付十萬,這些加起來多少錢?美國金融危機,又借了中國多少錢?就波及到中國,也陷入了金融危機。這個還隻是房貸,再加上車貸呢?
反正我個人,十分注重理性消費,沒有打算去做‘車奴’‘房奴’。如果將來我兒子問我:“別人的老子都給人家兒子,準備了好幾套大別墅、幾輛豪華小轎車,你給我的車子和房子呢?你根本不愛我,我是不是你親生的?!”
我會告訴他“咱家沒有隔壁‘老王’,我也並不是不愛你,小老頭我隻是不想,助長市場經濟的泡沫。再說了,老子我把你帶到世上,已經相當不容易了。你沒像你的兄弟姐妹一樣,衝進廁所或者糊牆,已經很不錯了。說到這裏,我想起來了,我年輕時不忍殺生,有在菜市場,把你的兄弟姐妹,抹在黃瓜、茄子、香蕉上,不知道是否有人幸存,活了下來。
扯遠了,老子把你帶到這個世上已經不容易了,把你養活這麼大,更是不容易,你現在還給我要車要房?.你爺爺留給我的三間大瓦房,我沒打算住進去,就留給你了。至於車嘛,你爺爺的兩輛小三輪,讓你四叔給你組裝組裝,六個輪子不比四個輪子差。你要是看不上你四叔的手藝,也可以自己去組裝。
我說的東西,你要是看不上,想要更好的,就自己去爭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