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致命的衝動(3)(3 / 3)

丹格勒最後供認,是他謀殺了赫迪·卡格。他曾經因為此案而受到警方拘留,但當時調查人員掌握的線索還難以對他進行指控。在這起案件中,纖維分析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警方從犯罪嫌疑人的汗衫上取下了一些纖維,把它與在受害者內衣上發現的纖維進行了充分比較。最終,警方得出的結論是,它們完全一致。雷根斯堡的一些專家認為這個證據並不可靠,因為人與人之間的正常接觸也會導致衣物纖維留在他人的身上。

丹格勒曾作為一名畫家受雇於兩名老婦人。85歲的赫迪·卡格曾經借錢給他,總數有幾千美元。後來,赫迪催丹格勒還錢,這使丹格勒惱羞成怒,以致在步入赫迪的公寓時,他就已經打算讓她永遠地沉默了。

毛骨悚然

在警方審訊丹格勒的過程中更令警官們驚駭不已的是,丹格勒還承認他謀殺了另外3個老婦人。此前,這三起案件一直沒有破獲。根據丹格勒的供詞,地區檢察官命人挖出了他所說的另外三具屍體。被挖出來的這三具屍體腐爛程度已非常嚴重,其中的兩具已經看不出什麼被殺痕跡,法醫專家無法從那裏找到任何有用的證據。但是,從其中一個年紀最大的婦女的屍體上,法醫專家還是在脖子和舌骨區域找到了傷痕。

丹格勒承認他曾殺過7個人。可他這樣做的意圖是什麼呢?殺害85歲的赫迪·卡格很明顯是因為性衝動,但他並不是一個性犯罪者。是什麼造就了這個多瑙河惡魔?

警方討論和調查了多瑙河惡魔殺人行為的兩種動機。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動機就是搶劫財物,第二個是性侵犯。警方考慮過將性侵犯作為殺人動機,但調查顯示,他的主要目的還是搶劫——這是一種對金錢的極度渴望引發的。

因為對母親的仇恨,丹格勒人格扭曲了,甚至成了殺人狂魔。他之所以學畫畫,是為了以此引誘女性,結識更多的女人。丹格勒熱衷於在都市中尋花問柳和泡酒吧,他的日常收入難以維持這樣奢靡的生活,所以他需要更多金錢。最終,多瑙河殺人狂還是沒能逃脫法網,犯下7項謀殺罪的漢斯·丹格勒將在獄中度過餘生。

4.致命的衝動

一名激進分子在公開場合大談和平,私下裏卻包藏禍心,一副醜惡嘴臉—這是一名年輕女人冒著生命危險爭取自由的故事。全世界的警方通力合作,布下了天羅地網,準備將這個在控製欲驅使下的危險男人繩之以法。

當愛情襲來

霍莉是一個7口之家的長女。她出生於得克薩斯泰勒城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霍莉是個非常細心的大姐姐,在很多方麵就像媽媽一樣。霍莉的妹妹梅格說,霍莉和他們姊妹幾個的關係都很親密,霍莉既是她的姐姐,也是她的良師益友。

霍莉酷愛藝術。1965年,她離開家人,前往費城外的布林莫爾大學進修。

20世紀70年代初,費城儼然是各類藝術家和自由思想者的天堂,其中,最有名的人物要數埃因霍恩。在20世紀60年代的和平運動期間,他聲名鵲起,並且在賓夕法尼亞大學任教。埃因霍恩自詡為這個“和平與愛”年代的領袖:他倡導非暴力運動,參加反戰活動,並且四處演講。他是一位備受尊敬的知識分子,深受信徒們的愛戴。因此,霍莉起初並不知道他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人物。

在大學畢業後,霍莉遇到了這個自稱為“麒麟”的埃因霍恩。在初次見麵後,他就揚言要擁有霍莉,並且很快贏得了霍莉的芳心。在交往5年之後,霍莉認為自己和埃因霍恩並不合適!1977年9月10日,霍莉決定與埃因霍恩分手。霍莉約埃因霍恩到他們去的咖啡廳見麵。寒暄幾句後,霍莉直截了當地說:“我們不合適,分手吧,我再也受不了了。”聽了霍莉的話,埃因霍恩咆哮道:“為什麼?因為你不想聽我的話,這就是原因!你不會如願的。”

“是的,我再也無法忍受和你在一起的日子。”霍莉如實回答說道。此時,霍莉隻想快點離開這個惡魔一樣的人。

埃因霍恩氣憤地問道:“你要去哪兒?”

“反正我要離開你。”霍莉不耐煩地答道。

“不行,你不能離開,絕對不行!否則,你會後悔的。”埃因霍恩雙眼露出凶光,惡狠狠地說道。最後,因埃因霍恩不願接受分手,兩人不歡而散。

突然失蹤

遠在2000千米之外的得克薩斯州的霍莉的家人憂心忡忡。因為一直以來,霍莉都和他們保持書信來往,告知她的一切。然而,她最近的幾封來信讓家人十分擔憂。她在信上總是說埃因霍恩做了這個,埃因霍恩做了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