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多古貌,雙耳下垂肩。嵩嶽逢漢武,疑是九疑仙。我來采菖蒲,服食可延年。言終忽不見,滅影入雲煙。喻帝竟莫悟,終歸茂陵田。”這首詩名為《嵩山采昌蒲者》,乃詩仙李白所作,寫的是一神仙在嵩山邂逅漢武帝,教其服用昌蒲以延年益壽之事。是否真有其事,由於年代久遠已不可考究,但自古以來多有帝皇來嵩山封禪卻是千真萬確之事,前無古人的女皇武則天更是封嵩山為“神嶽”。嵩山之所以天下聞名,卻也不僅僅因此,還因名動武林的千年古刹少林寺便座落於此。
這一日,少室山山腳的小茶棚裏人聲鼎沸,生意異常火爆,這小小的茶棚裏裏外外竟足足圍了有三百來人,婦儒老少、高矮胖瘦皆有,或負大刀,或拿長劍,或拿流星錘、長矛槍,可謂百般兵器,應有盡有;聽這些人說話的口音有婉轉柔和的吳儂軟語,也有鏗鏹粗豪的東北話,還有詼諧直爽的地道四川話等等,他們顯是來自三山五嶽。
茶早已賣完,仍不時有人叫道:“老板,快上茶!茶怎麼還沒來?”眾人頭頂烈日,大汗直下,都覺好生幹渴悶熱,好多人罵罵嚷嚷卻也並不離去。
日漸漸中移,眼見已是正午,不耐煩之人越來越多,隻亂哄哄一片。茶棚中走出一身著麻衣,瘦如竹竿的漢子,雙手一抱拳,大聲說道:“這淩大俠派頭也太大了吧,想咱們兄弟千裏迢迢趕來嵩山相助於他,在此處從早上等他到現在,卻連個人影也見不著,大夥說說,這都叫什麼事啊!淩大俠是不是怕了少林寺了啊!”這瘦漢話未落音,便聽一嘶啞的聲音罵道:“牛聖光,**的放屁滾回家去放,淩大俠何等人物,他怎會怕了少林寺!嘿,你牛聖光跟淩大俠毫無交情,會巴巴的趕來助陣?你不要以為本大爺不知你**的心裏打的什麼算盤。”原來那瘦漢名叫牛聖光,號“金刀聖光”,是嶺南綠林中有數的人物。
牛聖光聽了此言,勃然大怒,猛地轉身對著茶棚頂上罵道:“方有德,**的狗嘴裏吐不出象牙來,胡說八道!有種給老子滾下來說話。”
又聽那嘶啞的聲音道:“下來就下來,你當老子會怕你這頭蠢牛麼?”說著,隻見茶棚頂上躍下一身材魁梧的老頭兒,身穿縣令官服,卻是赤著腳,頭戴草帽,形態好不滑稽,群豪一見,盡皆大笑起來。這老頭人稱“義字當頭”方有德,他遊戲江湖,平生第一大嗜好就是拔貪官汙吏的官服來穿,他身上這身衣服就是前一天夜闖登封縣衙門搶來的。
牛聖光瞪著方有德,喝道:“方老頭,你倒是說說老子打什麼算盤了?你就是存心找茬兒是吧?莫不是老子怕你了!”
方有德小眼一眯,嘿嘿笑道:“你打什麼算盤?好,老子就跟你好好說說。江湖中誰不知道你大哥牛聖明就是死在少林淺緣大師手下,你今日來不過是想渾水摸魚趁機報複少林寺!所以你生怕淩大俠不來少林報仇了,你失了一個大好良機,不然憑你那斤兩敢來少林寺撒野?”
牛聖光麵色難堪,牛眼圓睜,道:“即便如此那又怎樣?老子到底也是淩大俠這邊的,我這算盤哪打得又對淩大俠不利了?”
方有德道:“你這算盤打得是沒有錯,但你敢輕視淩大俠就他媽大錯特錯了,你以為淩大俠要你相助麼?你自己沒種去找少林寺報仇,還敢來這說風涼話,老子生平最看不起的就是你這種不知羞恥的小人。”
牛聖光一聲冷笑,手按金刀,道:“好說、好說……”漸漸逼近方有德。方有德知道牛聖光就要出手,臉上雖還嘻嘻笑著,心中卻著實忌憚,不敢鬆懈半分。
眼看二人劍拔弩張就要動起手來,忽地西首邊躍出一年過五旬的男子來,站在他二人中間,道:“二位息怒,請聽劉某一言。”此人麵貌清瘦,青衫方巾,手拿折扇,一派書生打扮。
牛聖光一見這書生,霸氣頓斂,抱拳道:“劉兄,你倒來說說,我姓牛的與方有德往日無怨、近日無仇,他卻老是擠兌、刁難於我,要我再忍下去隻怕日後江湖上人人笑我牛聖光是個孬種。”言下之意他要動武也是被方有德所逼。這書生是江湖中赫赫有名的恒山派掌門“淳和扇劍”劉詢,牛聖光知道劉詢的劍法奇高,對他極為忌憚。
方有德“呸”地一聲,叫道:“牛聖光,你當老子愛找你茬啊?隻怪你管不住嘴巴侮辱了淩大俠。”牛聖光見方有德這等模樣更為惱怒,犯了牛勁,吼道:“****奶奶的,老子怎麼侮辱淩墨了?你把淩墨當祖宗一樣看待,老子可不怕他,老子罵他又怎樣?你把老子吃了啊……”話雖如此,牛聖光倒也不敢真罵起淩墨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