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科學家最近宣稱,他們發現了一個3.8億年前的海洋魚類化石。而令科學家驚奇的是,這條魚竟然是條雌魚,因為這具化石完整再現了魚媽媽正在分娩的情景,它的臍帶上還連著剛生下的魚寶寶。相關專家為此認為,這條雌魚是迄今為止最古老的魚媽媽。
最古老的魚媽媽被古生物學家稱為魚類之母。這種魚也被稱為“艾登堡魚”,這是因為魚類化石所在的遺址在澳大利亞西北部,最早是古生物學家大衛·艾登堡發現的。這一發現不僅為生物學增添了一個全新物種,而且把動物界已知的胎生紀錄向前推進了約2億年。“艾登堡魚”也因此成為迄今已知最古老的胎生生物。
在這塊保存完好的雌魚化石中,雌魚臍帶上連接著一隻子宮內單個胎兒,而臍帶和胎兒隱藏在一片魚鰭下。參與研究的西澳大利亞大學教授特裏納伊斯蒂奇說:“當我們把化石進行弱酸處理後,胚胎就完整顯示出來,它保存得如此完好,我們絕不會看錯。”化石中的小魚和臍帶提供了生物史上最早的體內受精的例子。這種魚的出生方式是從尾巴先出來,和現今海洋中的鯊魚及魟魚等部分物種或許有些類似。科學家分析這條雌魚和它未成功生產的後代可能是在海洋中突然遭遇缺氧而死亡的,屍體沉入海底後被泥沙掩埋,後來逐漸變成化石。
這次發現的“艾登堡魚”全長約25厘米,它屬於已經絕種的脊椎動物盾皮魚中的一種。盾皮魚生活在4.2億年前到3.5億年前的中古生代時期,又被稱為水中恐龍,在湖泊和海洋中稱霸將近7000萬年。盾皮魚有保護身體的骨甲,一般包裹在身體的前部。
參與研究的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博物館的專家說,這是有史以來最驚人的化石發現之一,也改變了我們之前對脊椎動物演化史的了解。那麼古老的年代竟然就有如此複雜的生育係統,這一發現說明在生物進化過程中卵生和胎生同時發展,而不是有先有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