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章 箕子(2 / 2)

月光灑滿海麵,美侖美奐;海麵上的星空,也是那麼的清晰。周易站在“仙島號”的艦橋之上,又想起了曾經遇到的“海外仙島”。如夢似幻,那麼真實,那麼美好!但是,周易知道,隻要自己努力修煉,最終會有機會到達哪裏……

“您在想什麼?”李香君站到周易身邊,聲音溫柔,沒有在燕都那種冰冷的感覺……

“我在看月亮,月色太美了!”周易輕笑。

接著,周易摸摸下巴,壞壞的說:“不過,月色再美也沒有你美……”

李香君突然臉一紅,“你笑話人家,不理你了……”

然後,突然“隱身”消失不見了,周易感覺到她已經跑下艦橋了。

周易繼續一個人坐在高高的艦橋上,看著月亮,看著星星……

現在的周易已經到了自己不修煉,體內金丹也會自動從天地吸取靈氣的層次,金丹期二層心動境界。在接下來的修煉中,要注重的心境的培養和修煉……

周易正是想通過遊曆尋求突破的契機,而這次遊曆的第一站就是朝鮮半島!

曆史上所記載的朝鮮,最早是西周滅商之後,商朝遺臣箕子,到朝鮮半島與當地土著建立了“箕氏侯國”!

公元前3世紀末,朝鮮曆史上第一次在史書有所記載。在漢代的曆史學家司馬遷的名著《史記》中記載,商代最後一個國王紂的叔父箕子在周武王伐紂後,帶著商代的禮儀和製度到了朝鮮半島北部,被那裏的人民推舉為國君,並得到周朝的承認。史稱“箕子朝鮮”。

約公元前11世紀前後,商周交替之時,商的重臣箕子被周武王封於朝鮮。其受封之地即今之平壤。《三國遺事》記載:“都平壤城(小字注:今西京)。”

箕子朝鮮的曆史延續千餘年,直到西漢被燕國人衛滿所滅,建立了衛滿朝鮮。

箕子朝鮮可以說是朝鮮半島文明開化之始,據說今之朝鮮喜愛白色之民俗,即是商代的尚白之遺風。箕子胥餘是殷末,著名賢臣,因其品行高尚,被孔子譽為殷之“三仁”之一。因紂王無道,受到**的箕子率其族人出走朝鮮。

箕子入朝鮮半島不僅引入了先進的文化,先進的農耕、養蠶、織作技術,還帶入了大量青銅器。另外還製定了“犯禁八條”這樣的法律條文,使得落後的朝鮮走上了文明之路,以至於箕子朝鮮被中土譽為“君子之國”。

大量中土古代典籍和朝鮮史書的記載,以及在朝鮮出土的青銅器、陶器和朝鮮的地麵古跡,三方麵相互印證,都證實了箕子朝鮮的存在。自古以來,中朝兩國人民都珍視這一有據可查的史實。在朝鮮有自己的曆史記載以來,或者說直到上世紀60年代前,朝鮮、韓國的史書、教科書都沿襲了這一曆史學說。

“箕子朝鮮”,乃殷商遺裔在朝鮮半島上所建地方政權。先臣於周,後又臣於秦,為周秦海外之屬國。箕子朝鮮為衛氏朝鮮所取代,衛氏朝鮮為漢之“外臣”、屬國。

再後來,漢武帝伐朝鮮,裂其地為四郡,為漢的邊疆轄區。

自古以來,先有了箕子朝鮮,方有衛氏朝鮮,方有漢之四郡,方有高句麗史、渤海史,從而構成了大華帝國東北古史、東北民族與疆域史的基本係列,而箕子朝鮮是為中土東北史之開端。

但是,根據韓國人的曆史書《三國遺事》所載,檀君的後人在箕子來到朝鮮之後,帶原著人民南遷,以免和箕子帶來的人發生衝突。這些人後來成為了“三韓”的始祖。

“箕子朝鮮”在朝鮮半島統治了近一千年。根據《太原鮮於氏世譜》,朝鮮的鮮於氏源自箕子朝鮮的後人。而他們從箕子開始,一共經曆了41代君主,直到公元前1世紀才被滅。

不過,到了近代朝鮮半島分裂成了“北朝鮮金氏王朝”,是大華第二帝國正式冊封的諸侯國!

以及“南朝鮮大韓民國”,是美國和西方勢力扶植的傀儡政府!而且南朝鮮最近幾年和北朝鮮鬧的很凶,矛頭直指老祖宗大華第二帝國!而且宣稱自己不是朝鮮人,而是檀君的後人,“三韓”後裔!

周易此行主要目的地是去“南朝鮮大韓民國”,看看傳說中的“韓國棒子”到底有什麼可以囂張的?!

另外比較有趣的是“韓國棒子”這個詞的來源,這要追溯到高麗句時代。

史書上記載:高麗句貢使除了從者之外,其奔走服役者,謂之“棒子”。而在其國家婦女有淫行,即沒入為官妓,所生之子曰“棒子”,不齒於齊民。鬢發蓬鬆,不得裹網巾;徒行萬裏,不得乘騎;藉草臥地,不得寢處火炕。蓋國中之賤而勞者。始知其人為私生子,世世相襲,遂自劃為一階層。

現在“南朝鮮大韓民國”正是不知道祖宗是誰的“私生子”的行為!所以,現在中土和“北朝鮮金氏王朝”對於忘祖,不知廉恥的投靠洋鬼子的韓國人,叫做“韓國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