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坦,字藹卿,浙江錢塘(今杭州)人士,是清朝時期的一名秀才,擅長作文與書法。蔣坦的妻子關秋芙,名瑛,浙江錢塘人,也是出生於秀才之家,在書香家庭的熏陶下,寫詩、作畫、撫琴,無一不能,尤其善於辯才。
蔣坦與秋芙的婚姻雖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兩人卻是自小就是相識的。因為兩家本是表親,還在“繞床弄青梅,兩小無嫌猜”的時候,兩人就曾見過麵。道光七年(1827年)的元夕,秋芙來蔣家賀歲,大廳之上,她穿著葵綠色衣服,蔣坦穿著紅色繡袍,兩人肩隨額齊,釵帽相傍,看得身邊的大人都讚說是一對“佳兒佳婦”。於是兩家大人就有了將秋芙與蔣坦婚嫁的意思。又過了幾個月,蔣家巢園盛開牡丹花,蔣家家長召集親朋好友置酒賞花,秋芙也隨家人前來。酒席宴後,秋芙收起宴席上的瓜果脯,悄悄藏在手巾中。蔣坦去搶,秋芙卻拚著躲閃也不給他,蔣坦戲說用圍巾捆縛她,嚇得秋芙大哭。大人們看著這對小兒女頑皮笑鬧,愈發地覺得可愛般配。於是,那一次,就找來媒人,將兩人的婚事定了下來。
婚事既定,接下來的幾年了,蔣坦與秋芙卻沒有再相見過。隻是在每年拜訪關家時,或隱約聽到秋芙的笑語,或隱約看到她的驚鴻身影。雖不真切,但卻可以感覺到秋芙日漸的美麗與柔情。
經過了漫長的等待與期盼,道光二十三年的秋天,正是桂花飄香的時節,蔣坦迎娶秋芙進門。洞房夜裏,花燭燈下,蔣坦才真切看到讓他夢了千回、想了百轉、牽念了這麼久的秋芙。卻隻見秋芙肌膚粉如桃花,眉目如畫,盈盈一笑間卻有淺淺梨渦在頰邊。蔣坦心旌搖蕩中想起了古人的那句詩: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蔣坦與秋芙脈脈而望,進而執手相看,恍惚間又回到了歡言笑語的兒時庭院。於是,他們談詩,他們論書,他們說畫,又說到後來的那幾次匆匆照麵。
都說春宵苦短,而他們卻在傾心而談中聊到天亮。緋紅的朝霞映著的是秋芙的俏語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