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蓄靈氣’指的是我的體內有著一股回旋盤繞的氣流,而‘藏拙於巧’,就是說靈氣無形無質,飄忽不定。但隻要稍加修煉,就可以完全掌控靈氣的運行。藏在肺腑中的靈氣,不易被覺察,但隻要學會了靈氣的施展方式,就可以巧妙地揮使。
好一個,藏拙於巧。想通了其中的關節,莫小寒不住地嘖嘖稱讚。藏拙於巧,描繪的可謂是繪聲繪色。不愧是老上仙,四個字就囊括了靈氣的位置和運行技巧。
十六字箴言,莫小寒想通了其中的前八個字的涵義。剩下的八個字,莫小寒更加期待,盡管當下他還沒洞悉其中的深意。但既然是老上仙親口所言,想必一定暗藏玄技,別有洞天。
單單前八個字,莫小寒就感覺到了箴言中的厚重的氣息。這幾個字的分量著實不輕。一想到,悟透了這句箴言,就可以在焚香大會上大展神威。莫小寒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弄明白剩下的幾個字。
凡事不可急於求成,過猶不及。莫小寒還是懂的。再說方才一陣靜坐打氣之後,接二連三的一陣疾奔。這會兒,莫小寒隻覺得四肢發軟,如坐雲端,渾身乏力。若是身旁有一張大大的床榻,莫小寒會毫不猶豫的躺上去,四仰八叉的美美地睡一覺。但環顧整個山洞,哪裏有床的影子。
耐不住困乏,莫小寒隻好再次盤膝端坐下來。為了解除眼皮酸脹,莫小寒抓起身旁的古卷,隨意的翻看著。
握在手心,古卷上的字跡飄忽不定,上下浮動。莫小寒揉揉酸麻的眼皮。這才看清書上的字跡。定睛瞧去,這本古卷正是《百草綱》。
一切起因都是這本神秘的卷宗。看來自己還得好好研讀一下這本怪異的書籍。說不定謎底就藏在裏麵。
一頁,一頁的翻看。莫小寒呼吸均勻,內息平緩。就這樣端坐著,心裏瞬間澄澈無比。與方才的疲倦困乏截然相反。
靜,寂靜異常,無聲的靜默。
此刻,莫小寒精力充沛竟不知疲倦。厚厚的一本書眨眼的工夫就已經閱讀完畢。當翻到末頁時,莫小寒才恍然覺察。《百草綱》竟在不知不覺中閱讀完畢。
但莫小寒心裏除了澄澈空明之外,似乎什麼感覺都沒有。雖然頭腦清醒,卻像一個人置身在一片空曠的區域內獨自打坐。
真是奇怪的感覺。原本讀這本書時,覺得晦澀難懂,再次翻閱卻是空明澄澈的味道。
甩甩腦袋,莫小寒仰天打個哈哈,全身都有一股充盈的氣力。再次望向洞外,此時已經是夜色沉沉,蟲鳴啾啾了。
莫小寒睡意全無。古洞內幽深陰暗,身邊空無一人。除了一隻小烏龜之外,莫小寒實在感覺不到一點人煙的味道。
“小烏龜,咱倆真是同命相連啊,你沒有伴,我也沒有。咱倆湊一塊,還真是好搭檔啊。”莫小寒幽幽地歎口氣,對著小烏龜唏噓不已。
害羞的小烏龜,很少伸出腦袋,不料莫小寒說完之後,小烏龜竟從龜殼裏探出了腦袋。
見狀,莫小寒激動不已,伸出小指正要戳烏龜的腦袋。那小烏龜反應著實不慢,還不等莫小寒伸出手指。小烏龜早就縮進了龜殼裏,再也不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