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隆二十七年,既公元946年,春。
在帝都的皇宮當中,望星閣的樓頂上,已經快邁入六十歲的盧延巡躺在一處柔軟的座椅上,拿著一份書籍在緩緩的翻看。
“哈哈”突然爽朗的笑聲響起,隻見盧延巡拿下了書本,露出了一張留著兩縷白發,但依舊威嚴,英武的臉龐。
“陛下,何事如此喜悅”旁邊一名中年內侍好奇的問道,汪和已經走了十多年了,這是他的義子汪忠,代替他,接管了內侍總管,服侍盧延巡。
“這本剛剛完成的《舊唐書》,朕出生的時候,紫氣東來三萬裏,神龍盤旋,仙鶴齊鳴,有諸星而落,輔佐聖皇”盧延巡笑道,新朝除了要穩定江山,更要對舊史做一個總結,流傳後代子孫。
“陛下乃真龍子,大宋國祖,奴才覺得寫得很對啊!”而汪忠聽到這話後,笑道。
“對?”盧延巡搖了搖頭,這裏麵不但過分的讚譽他,還將很多當年的梟雄,貶的一文不值,馬殷,徐溫,王審知等皆成為卑鄙無恥,殘害百姓之徒。
“把書還給國學府,全部重新寫,尤其是裏麵對李存勖的評價,是完全錯誤的,對盧玥的評價,也過於高尚,李存勖非朕所滅,實為妒,朕沒有做過的,不屑於去偽裝,告訴他們,既然要著史書,就必須公正,如果做不到,朕讓他們去嚐嚐司馬遷之苦,也許這樣,他們就能醒悟了”
汪忠聽後,恭敬的接過,“是”
“讓六皇子,齊王盧廷振過去監督,他的學問最為淵博”盧延巡命令道。
“是”
“陛下,何相求見”這時,一名跟曾經的程寶十分相似,但年輕很多的魁梧將領走了上來,恭敬道。
程勇,程寶的兒子,程寶已經在八年前走了。
“快讓老相進來”盧延巡開心道。
“遵旨”
不久後,在程勇心的攙扶下,拄著拐杖,容貌蒼老的何詞一步步,艱難的走了上來。
盧延巡看後,連忙站了起來,親自走了過去,攙扶道:“先生,有事就傳話過來,幹嘛自己辛苦,你這老胳膊老腿,別摔著了”
“謝陛下恩典,臣雖老邁,但蒙陛下信任,如今依舊執掌內閣,剛剛得到消息,外域發生大亂,陛下,咱們大宋可以動一動了”何詞笑道。
盧延巡扶著何詞來到旁邊坐下後,感歎道:“先生,自此平定蜀國,下一統以來,朕整整快三十年沒有發起過大的戰爭了,你有沒有很失望啊!”
“陛下,您嚴重了,臣不但沒有失望,反而發自內心的敬佩,陛下以各人的名譽為輕,下的太平為重,古往今來,能有幾人做到,真是因為這三十年,我大宋終於走出了唐末的戰亂之災,戶口之數突破一萬萬之數,大軍高達一百五十八萬,朝中存糧足夠百萬大軍,三年之用,下太平,百姓安康,諸國彙聚,文采鼎盛”何詞崇敬道。
盧延巡笑了笑,坐在了旁邊,“聽先生這樣,朕滿足了,朕這一代打下這份基業,足夠了,至於未來,就看後代子孫的了”
“陛下,您到現在還未決定立誰為太子嗎?”何詞道。
盧延巡神秘一笑,道:“還沒有,不過在給十幾年應該就沒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