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父母(2 / 2)

“你想吃啥。”

“我想吃巧克力,棒棒糖,栗子,葡萄幹,我想吃好多好多好吃的。”

“好,等哥哥回去的時候給你買。”

“嘿嘿。”電話那頭的小姑娘停頓了一下,“哥哥,你能給俺捎個輪滑鞋回來不,俺看他們穿著拿鞋挺好玩,你也給俺買一個唄。”

“恩恩,好,哥哥過兩天回去的時候就給你買。”這時又傳來了母親的聲音“不用給他買很好的,百十塊錢給她買一雙就行,穿不了幾天玩煩了就不玩了。”

“萱萱,讓咱媽接電話。”

(媽,俺哥哥讓你接電話)

電話裏又傳來了那種熟悉的呼喊。以及幾秒之後電話的另一頭換人拿著手機的聲音。

“媽,家裏缺啥不,我過兩天回去直接帶回去就好了。”

“家裏缺啥,家裏啥都不缺。你在那邊好好照顧自己,好好學習就好哈。”

“嗯,好,我過個幾天十一放假就回去,反正家裏沒啥事吧。”

“家裏能有啥事,家裏沒事。你在那邊沒事吧。”

“嗯,沒事。就是有點想家了。過兩天回去了說好不媽。”

“恩恩,好,等你回來說吧。”

“嗯,我掛了媽。”

“嗯,掛了吧。”

掛掉電話的張尚軒繼續躺在了床上,心底泛起對一千多裏之外的那個家的無比思念。那還是自己十一二歲的時候,自己作為村子裏第一個不在本村村頭上小學的孩子,每天騎著一個小破自行車穿梭在鄉間的小路去鎮上的小學讀書,每當秋天天氣不好起霧時,父親經常穿著一間破舊的軍大衣步行三四裏路去接自己;為了能讓自己接受到最好的教育,在自己十三歲升初中時父母各種找關係托人將自己送入到三十多裏外的初中,在第一天晚上自己忍不住想回家給父親打電話時,晚上十點多不顧寒風刺骨的父親借到鄰居的摩托車從三十多裏外趕到學校將自己接回家;那個時候家裏還沒有電動車,每個周六上午媽媽從三十多裏外騎自行車把自己接回家,周天的下午把自己送回學校,那時的自己經常在自行車的後座上抱住媽媽靠在媽媽溫暖的後背上睡著;還記得有一次在學校門口媽媽問自己聽到剛才聽到旁邊的人說了什麼了麼張尚軒說沒有時,媽媽說那個人說你看那個人和他媽媽長得好像時的無比自豪;還記得臨近高考時貪玩的自己花光了個那月所有的生活費,給爸爸打電話是說沒錢了沒過多久爸爸便趕到學校送來了幾百塊錢,隨口說是自己和二叔來縣城開會,在後來張尚軒得知那個時候的妹妹在縣城的醫院住院,那時候的父母是怎樣對自己撒下的那個善意的謊言;還記得那是自己第一次要離開家,離開家所在的那座城市千裏之外的早晨,看到爸爸把自己送上大巴車轉身離開時竟已不似當年那般挺直的腰板時的痛哭流涕;還記得每次和家裏電話時對麵的電話裏傳來讓自己無比心安的聲音。

躺在床上的張尚軒滿臉掛著淚痕靜靜的睡著了,大概,他會做一個香甜的夢吧。

這才是父母,這才是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