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過了一片樹林,又經過了一片竹林,過了幾個岔路口,轉了幾道彎後。前麵的道路突然一分為三,又沒有路牌指路,看來這就是李堂主說的,需要靠自己選擇的地方了。中間一條路,前麵十幾丈外的地方有許多鐵索橋。左麵的一條路一直向前看不到頭,右麵的一條路,前方十幾丈遠的地方有個轉彎,被山崖擋住了,看不到更遠的地方。呂強的心裏迅速的判斷著,中間這條路有鐵索橋,自己體力不足,再加上現在山風挺大的,萬一抓不住鐵索,就會掉下去,不能選。左麵這條路,沒有障礙物,挺長的,看不到前麵的情況,萬一出現自己通不過的地方,比如鐵索橋之類的障礙,再回頭選右邊這條路,很可能會跌到百名之外。至於右麵這條路,十幾丈外就是轉彎,路不是很長,自己也在前五六十名之內,即使轉彎之後,有困難,還是有時間跑回來,再換一條路的。所以,最好的選擇就是右路了。呂強幾乎是瞬間就分析完,然後向右麵這條路跑去。呂強跑過轉彎之後,發現前麵不遠的地方又有個轉彎,繼續向前跑,又過了三道彎之後,被一條山澗擋住去路。山澗邊上站了幾個孩童,都是氣喘噓噓的,一臉絕望之色。呂強氣喘噓噓的停下來,走到山澗邊上,發現山澗竟然有一丈多寬,一丈多深,兩壁陡峭,山澗下麵有一條細細的小溪,山澗對麵有一條小路。想跳過去,是根本不可能的。想到已經跑了這麼遠了,再回頭肯定是不行了,難道說,就這樣失敗了嗎?突然一個孩童喊了一聲:“往回跑。”於是,先到的幾個孩童都跌跌撞撞的跑向來時的路。
呂強沒有動,站在澗邊想道:“李堂主說,三條路都能到達外事堂,那麼一定有辦法通過山澗的。”呂強冷靜的分析著眼前的情況,山澗下麵有一條小溪,可以從這邊溜下去,再爬上對麵。隨後就否定了這個想法,山澗有一丈多深,下麵全是高底不平的鵝卵石,溜下去很可能會扭傷腳,即使腳不受傷,也爬不上對麵光滑滑的澗壁。怎麼辦?呂強順著山澗看到路的兩邊都是竹林,想到,先進竹林裏看看,也許會有辦法。於是呂強順著山澗走進左側的竹林,走了沒幾丈遠,發現了一條竹竿,有二丈多長,小兒手臂粗細。呂強再看山澗,發現山澗通向山下,越向下越寬,澗壁的坡度也有所降低,通過山澗相對容易些。但是順著山澗向下走,未知數太多,還不如向回走。但是向下,向回走肯定會跌到百名之外。那就隻剩下順著山澗向上走了。呂強走了幾步,又停下來,回過頭去撿起竹竿,帶著竹竿一起上路。也許會有用到竹竿的地方,呂強心裏想到。
呂強向上走了四五十丈遠,路上又轉了一個彎。發現對麵有一個大樹樁,樹樁距離澗壁大概在半丈左右。呂強心裏一動,“如果有繩子,也許可以過去。”呂強趕緊在竹林內尋找,很快就找到了一條長度不足三丈的麻繩。呂強帶著麻繩、竹竿走到樹樁對麵,呂強估算了一下距離,發現繩子太短,隻夠套在對麵的樹樁上。呂強心裏很快有了計較,先在繩子前端打了個活套,比劃了一下,扔出繩套,悲哀的發現,以自己的準頭,根本就套不住樹樁。怎麼辦?對了,不是還有竹竿嗎,於是呂強把繩套套在竹竿上,將竹竿另一頭放到樹樁上,然後抬起自己這邊的竹竿,繩套順著竹竿滑到對麵的樹樁上,呂強小心的撥動繩套,讓繩套完全套住樹樁。然後收回竹竿,又用力拉緊繩套。現在就剩下,如何下到山澗裏麵去了。
呂強看了一眼手裏的竹竿,用力的折了折,發現根本折不斷,竹竿還是蠻結實的。然後走到離自己不遠的一塊大石頭旁邊,這塊大石頭突出澗壁很多。呂強迅速在靠近大石頭的左側,把竹竿插進澗底的石縫內,試著搖晃了一下,挺緊的,呂強滿意的點點頭。把手裏的竹竿斜靠在大石頭上,接下來呂強先是把這邊的繩子扔到澗底,然後才順著竹竿順利的溜到澗底。最後,呂強跑到繩子跟前,抓住繩子爬上了對麵的澗頂。
下麵,呂強一點都不敢耽擱,穿過竹林,跑向之前看到的小路,然後順著小路向前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