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二十二章 花開的聲音2(1 / 3)

特別的,在顧惜的提議和主導下,光明商號還出資在全國各地,辦了幾十個流動掃盲班。受益的女子,多達上萬,猶如那春風,吹綠了女兒家那幹涸絕望的心田,為她們打開了一扇希望之窗。十幾年之後,蘿藜國湧現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巾幗英豪,成為這個古老國度的一道奇異的風景線。

在淑女顧惜和小小淑女們的影響下,當今皇帝徐瑞,還接連頒布了好幾道新的律法:①、女子不得裹腳;②、男子在三十歲以前,不得納妾,而且一生最多隻可以納兩個小妾;③、在全國各個縣,開辦一所義務教育學堂,貧苦人家的孩子可以免費在學堂讀書習字,為期一年(就是一年的義務教育)……

此舉,大力的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收到了可喜的成果。至此,徐瑞心裏對顧惜的愛重,又多了幾分。隻是,這種愛重,是兄長對妹妹的。他把對顧惜的男女之情,珍藏在了心底,讓自己對顧惜的那份愛戀,成為了一種美好的回憶。

愛不是占有,而是真心的付出,是祝福,是珍惜。

徐瑞深以為然。

放愛一條生路,人生之路,將會豁然開朗,灑滿絢麗的陽光。當初沒有將生死兄弟置於死地,沒有對顧惜步步緊逼,沒有一錯再錯,徐瑞深深的覺得,自己的這一生,還算是有價值的,沒有太大的遺憾!

此時,《蘿藜大典》已經順利完成,囊括了曆史、地理、醫藥、音樂、律法、農業、商業、林業等等,一共有十六開的典籍五十冊。

總編撰人喬慕遠,以及總顧問顧惜,均以光輝燦爛的形象,被載入了史冊。在史官生花的妙筆之下,熠熠生輝,流芳百世。

前來提親的人,絡繹不絕。小清河花園的門口,較之三年前,越發的熱鬧了。門前的那塊大石板,都踏出了很明顯的腳印了,每天應付那些前來說媒的夫人太太,都讓顧惜很是頭疼。

“好女百家求啊!”顧惜在心裏,暗自讚歎了一番,心生無限的喜悅。而且,她還一下就生了兩個健康可愛的兒子,心裏僅有的那一點遺憾和擔憂,也徹底的消散了。

這一生,有夫如此,有女如此,有兒如此,於願足矣!

月上中天,顧惜和喬慕遠手挽著手,在安靜美麗的庭院裏漫步。皎潔的月光,如輕紗一般流瀉在樹影婆娑的花徑上,平添了幾分旖旎和溫馨。

“惜兒,愉兒已經快滿十七歲了,可以成親了。上官鴻那小子,確實很不錯,就他了吧?”喬慕遠笑著提議道。

顧惜點點頭:“嗯,上官鴻跟愉兒,確實很般配。這麼些年以來,我也特意留意了一下,似乎就他最合適了。這樣吧,就再等一年,等愉兒滿了十八歲再說!十八歲以前成親,如果很快就有了孩子,那對愉兒和孩子來說都不是什麼好事,都有一定的風險。”

有著二十一世紀記憶的顧惜,始終對這個時代的早婚早育,很不以為然。在二十一世紀,女方的法定結婚年齡,可是二十歲啊!而且,生育娃娃的最佳年齡,其實是在二十五六歲的時候。十八歲都不到,她沒法接受,別人怎樣她管不了,至少自己的女兒還是可以做主的!

“行!就聽你的,滿了十八歲再成親也好,我還想女兒在身邊多呆幾年呢!”喬慕遠立刻就應允了,輕聲細語,笑容溫柔和煦。

事實上,在整個蘿藜國,顧惜關於婚姻的理念,已經影響了一大群的人。那些跟她關係密切的人,都基本上接受了“近親不能成親”和“十八歲以前生育對孩子和母親不好”的觀念。十六歲以後成親,已經成了一種風向標,開明一點的人家,女兒一般都是在十八歲以後成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