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和猶太英雄摩西立了第三次約,命猶太人必須恪守上帝製定的“十誡”。後來基督教繼承了這一思想,認為耶穌降生後,神和人又訂了“新約”。《聖經》,尤其是《舊約》實際上是一部優美的文學總集。它和希臘古代史詩一起構成了西方文化的源頭。
波斯古經
《波斯古經》也稱為《阿維斯陀》,是古波斯祆教的聖書,祆教即拜火教或瑣羅亞斯德教,約在公元前6~前4世紀之間陸續編寫而成。
《波斯古經》的古本共21卷,有35萬字左右。現在的流行本是安息王朝到薩珊王朝間重新整理編寫而成的,篇幅隻有原本的1/5。
古經分《耶斯那》、《維斯帕爾特》、《萬迪達德》、《耶什特哈》和《小波斯古經》等5部分,內容包括祆教的信仰原則和宗教儀式,以及讚神詩和宗教詩歌、禱詞、咒語等;還有不少神話故事和曆史傳說。
《波斯古經》對伊斯蘭時期的波斯文學產生過很大影響,對研究祆教、古波斯和中亞的曆史有很高的資料價值。
被縛的普羅米修斯
《被縛的普羅米修斯》是古希臘悲劇的真正創始者埃斯庫羅斯的代表作。
《被縛的普羅米修斯》描寫普羅米修斯堅貞不屈地同宙斯作鬥爭的事故,反映了古希臘雅典民主派反對君主專製,要求民主,渴望有公正賢明的君主來治理城邦的強烈願望;作者還把這一衝突上升到哲理的高度,提出了人類最高的道德規範,即為正義事業而獻身的精神和雄偉氣魄。
普羅米修斯的形象是莊嚴崇高的,他不畏強暴,不怕犧牲,敢於為人類的生存和幸福而鬥爭。他承受了種種苦難,並同決心毀滅人類的宙斯展開了堅決的鬥爭。從外表看,他一直被綁在山崖上,不能有所作為,但他的精神卻從來沒被敵人的暴力所壓倒。他對宙斯派來的使者說:“我不肯拿我這不幸的遭遇來換取奴才的命運。”
由於他對自己所進行的鬥爭有著必勝的信念,所以在鬥爭中愈戰愈強。他看透了宙斯色厲內荏的虛弱本質,斷言宙斯的統治“不會長久”,他確信加在他身上的枷鎖定能砸碎,為實現理想而進行的鬥爭終將勝利。
普羅米修斯的形象,體現了古希臘奴隸社會上升時期雅典人民旺盛的創造力和掌握生產技能與科學知識的熱情;同時體現了民主派戰勝貴族寡頭派的決心、理想和願望。普羅米修斯的英雄行為和我自犧牲精神,世世代代受到人們的稱頌。馬克思稱他為“哲學日曆中最高尚的聖者和殉道者。”
宙斯在劇中是個殘酷無情的暴君。他雖然沒有出場,但他的淫威無處不在。他不講信義,恩將仇報,殘忍專橫,荒淫邪惡。宙斯的形象反映出當時雅典的僭主形象。詩人還諷刺河神俄刻阿諾斯的怯懦、世故,挖苦神使海爾梅斯的奴才本性。所以馬克思說,希臘眾神在《普羅米修斯》中“悲劇式地受到了一次致命傷”。
《被縛的普羅米修斯》在藝術上的特點是場麵雄偉,氣氛莊嚴肅穆,語言優美,風格崇高。但人物性格缺少發展變化,結構簡單,獨白和唱隊的抒情詩占的比重較大。
俄瑞斯忒斯
《俄瑞斯忒斯》由《阿伽門農》、《奠酒人》、《歐墨尼得斯》三部組成,古羅馬作家埃斯庫羅斯的悲劇作品,寫於公元前458年。
《阿伽門農》的故事發生在英雄時代,阿耳戈斯的巴賽勒斯阿伽門農的宮前。守望人天天趴在屋頂,等待報捷的火光,已經有一年了。這天,他突然看到了報告特洛伊陷落的火炬,便立即去報告阿伽門農的妻子克呂泰墨斯特拉。
祭壇上燃起了火焰。長老們聚到宮前,正議論阿伽門農出征特洛伊的時候用親生女兒獻祭一事,克呂泰墨斯特拉走來告訴他們,阿耳戈斯人攻陷了特洛伊。他們高興得淚流滿麵。
長老們等待著確實的消息,不由得回憶起長期戰爭所造成的苦難。阿耳戈斯人送出去的是活人,回到家裏的卻是一罐骨灰。因此,對阿伽門農的不滿正在私下蔓延。
傳令官來到了,他向長老們證實了勝利的喜訊,接著又對他們傾訴了希臘聯軍在特洛伊城下風餐露宿、酷暑寒冬所受的苦難。長老們聽後,紛紛詛咒引起戰禍的海倫,抱怨爭吵女神的惡作劇,頌揚將諸事引向正當結局的正義。
阿伽門農和擄來的女奴克珊德拉乘車來到宮前。克呂泰墨斯特拉立即從宮中迎出。她對丈夫表白,他們的兒子俄瑞斯忒斯寄居在外,她一個人孤獨地生活,眼淚已經流幹。她安排丈夫下車後,踏著花地氈回宮。阿伽門農開始時拒絕,怕褻瀆天神,最後向妻子做了讓步。
克呂泰墨斯特拉喝令克珊德拉下車進宮,克珊德拉置之不理。克呂泰墨斯特拉離去以後,克珊德拉就向長老們述說阿伽門農家族凶殺的曆史,哭訴自己的遭遇。阿波羅曾熱愛克珊德拉,教她預言的本領。她拒絕了阿波羅的愛以後,她的預言就再沒有誰相信。她告訴長老們,阿伽門農將很快被殺,預言將會有人為他報仇。隨後,她就麵向死亡,勇敢地朝宮門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