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有一個老頭,有三個閨女,大姑娘二十二,二姑娘二十,三姑娘十八,挨肩兒的親姐兒仨,這姐兒仨感情很好,不願意出閣。因為一出閣就各奔東西了。內中如果要有位外省人,就很難回家,姐妹見麵的時候就少啦!

後來姐兒仨一合計,嫁也成,但須嫁親哥兒仨,錯了親哥兒仨不嫁。這就難啦!親哥兒倆不成,親哥兒四個也不成!為什麼?因為姐兒仨嫁給老大、老二、老三,剩下老四不還得再娶一個嗎?娶一個妯娌就有外性,鍋沿一碰馬勺,不還得分家?故此哥兒四個也不成。

舊社會都講:“門當戶對”。要是嫁給窮人好辦,親哥兒仨二十多歲沒有成家的有的是!可是不嫁給窮人,得跟她家財產相當,這可就有點難辦了。

讓媒人給說,要說停當了謝兩千塊現大洋。這媒人姓酸,叫酸梅。這酸梅滿市街給找主兒,過了半年也沒合適的!有一天酸梅住娘家去,她娘家表嫂也是個媒婆兒,叫煙兒梅。煙兒梅那村兒離酸梅那村兒五十多裏地,這村兒有親哥兒仨,家裏是財主,開著燒鍋、木匠鋪、大糧行。大爺二十三,二爺二十一,三爺十九,年歲相當,財產相當,這哥兒仨還都是念書的人;女方這老頭,是個進士,這不是門當戶對,挺好嘛!但有一點麻煩,這哥兒仨都有點殘疾。哥兒仨都是瘸子!

這哥兒仨還是三樣兒瘸!大爺是抽筋兒腿。走道時有條腿邁不出去,他得把渾身力量使到腿上往外搶,搶出去畫半拉圈兒再落地。二爺這病在腳麵上,腳尖兒立著,一走高起一塊來。而三爺這瘸,瘸得寒磣。三爺這病在大胯骨上,走著道兒這腿抬不起來,拉拉著,拖著走!

這酸梅、煙兒梅一想:錯過這哥兒仨還找不著合格的,於是就領著老頭去了。這哥兒仨在櫃台裏瞧著賬,旁邊擱著算盤,大爺喝著茶,二爺點著煙卷兒,三爺瞧著報,老頭兒由酸梅、煙兒梅領著進來一一給引見:“這是某某老先生,這是三位東家,大爺、二爺、三爺。”

哥兒仨站起來一抱拳:

“老伯,請坐請坐。”

老頭兒坐下了,他們也坐下一齊談話。老頭兒一聽:“好學問,好談吐!”

臨走時,他們站起來裝著要往外送,老頭兒一說“留步”,這哥兒仨說:“好好,恭敬不如從命,您慢慢走。”

然後坐下了,老先生什麼毛病沒瞧出來。

這門親事老頭願意,回來跟老婆一說,老婆不放心,要親自相相這三位爺。這麻煩啦,這三位姑爺離這兒好幾十裏地,老婆不能上燒鍋去,又不好意思讓那哥兒仨上這兒來,怎麼辦呢?老婆出了個主意,老頭不是個進士嗎?讓老頭兒立即回詩社,出帖請些年輕學生,把這哥兒仨也請到裏頭,拿別的學生襯著這仨人,老頭當社長出題,讓大家來篇文章,一來看看這哥兒仨的相貌,二來也試試這哥兒仨的才學。這哥兒仨接到請貼也知道是為了這檔子事,就是不能來,為什麼?一來肯定露餡。大爺抽筋兒腿,二爺踮腳,三爺拉拉胯。可娶媳婦兒心盛,不來也不行啊!怎麼辦哪?酸梅、煙兒梅又出了個好主意!這酸梅跟著一塊兒來,煙兒梅在女家這頭兒等著,這哥兒仨特意遲到一個來鍾頭,哥兒仨來的時候坐一輛車,坐著一對菊花青騾子拉著的轎車,大爺坐在前邊,二爺坐在大爺脊梁後頭,三爺在盡裏頭。煙兒梅在這兒等著,酸梅騎著驢跟著轎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