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1 / 2)

第五十九章修路

新房子在入秋之前就蓋好了,李昊和宋遲為了感謝來幫忙的鄉裏鄉親,特意擺了三天的流水席。趙青他們在這裏住了一陣就回到了鍾靈鎮,畢竟作為迎客居的大老板不能撒手不管生意上的事,而萬連城則是跟著一起走的,趙青雖然嘟囔著跟過來做什麼,但是也沒有拒絕。

萬連城這個人看上去有些二,但是心裏比任何人都精明,對於李昊和宋遲平時的那些小動作,萬連城早就猜出了什麼,但是人家不說他也不會捅破,隻是在臨走之前道了一句百年好合,這下子沒把李昊嚇得眼睛瞪出來,這家夥不犯二的時候比犯二還膈應人。

由於戰事逐漸平息征兵逐漸減少,不少其他村裏的人相繼回到了村裏,比起上一年空蕩蕩的鄉野今年多了不少幹活的勞力。雖然征兵令解除了,但是李家村的糧食還要繼續交,但是這次裏正帶來了好消息,李家村以後交的糧食都會給予貼補,官府會根據市價給村民一些補助,希望李家村作為供糧基地在五年的期限以後繼續供糧。

李家村的日子過得好,糧食這兩年豐產不斷,吃喝不愁家家都養了牲畜家禽,孩子們穿得暖吃得飽,還有私塾能上學,這樣的日子讓人滿看到了更多的希望,而且糧食賣給官府價錢雖然不高,但是勝在不用被抽成,也不用自己找賣家聯係運到城裏,所以村裏經過商議也就同意了。

但是這樣一來村裏那條土路就成了問題,運糧車比一般的馬車都要大很多,平時村裏人弄個平板車還要小心翼翼,要是碰上下雨天就更難走了,更何況他們這裏還是多雨的。

李昊其實早就想修路了,從他重生在這裏之後,就一直想著把這坑坑窪窪的泥土路修一修,就連以前自己要在山上修路,也是因為對李家村這條土路有陰影。宋遲對於自家昊子的言行一向支持,隻是修路不是說一說就行的,最重要的是勞力、工錢和以後的維護。

勞力還好說,李家村的壯勞力其實不少,等秋收之後農閑了大家都可以過來幫忙。如果是自己村裏人來幹活的話誰也不會要什麼工錢,畢竟在這個時代幹體力活一天也就二三十個銅子,對於富裕起來的李家村人來說不算什麼大錢。但是後期的維護就是個問題,誰會天天沒事看著一條村裏的土路啊?!

想了兩天也沒個頭緒,宋遲就給李昊出了一個主意,咱們建一個驛站不就成了嘛!

所謂的驛站不是天朝的官家驛館,而是私人商會的落腳點,雖然是農商兩用的私人驛站,但是管理方卻屬於官府,一般的驛站都是由當地的村子和官府下派的驛長管轄,不僅負責驛站的大小事務,還要負責附近的官道維護,可以說是一種合作的模式。

李昊剛聽說有這種驛站的時候,下巴差點掉下來,這也太先進了一點吧?!這不就是公共基礎設施嗎?!!!而且還是相當高端的公私合營模式?!!!這可是個相當好的主意啊,於是李昊就去找了村長跟他談談建驛站的事。

村長自然樂意有這種好事,於是開了個村民大會問問大家的意見。村裏人這幾年也是對這條路充滿了不滿,現在聽說準備把路修一修,順便再拓寬一點,以後不論是把農貨運出去,還是直接跟那些倒賣糧食山貨的商人做買賣都方便得很。趁著大家的熱情高漲,村長決定等大家收完了糧就開工。

趙青聽說李昊他們要修路,馬上讓夥計送了不少工具過來,原本還要送來一些鋪路的材料,但是李昊卻拒絕了。舀人手短吃人嘴短,趙青雖然是自己的朋友,但是他的脾氣秉性自己也最清楚不過了,沒有便宜占他才不會這麼熱心腸呢。自從收購了自家的大魚,趙青就打定主意長期合作了,雖然以前也約定自家的水產優先賣給迎客局,但是那畢竟是口頭上的協定,現在看到了那麼大的商機,又吃到了鮮美可口的魚蝦,趙青準備直接把李昊家的河塘當成自己的後廚,就連山上的果園趙青也是垂涎三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