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大名府人氏(1 / 1)

大名人

郎俠,1991年6月18日,隨著蘇聯解體的訊號,誕生在了一個現在不起眼卻有著千年曆史的古老城府中。

兒時,父母經常帶著郎俠去家門口的古城牆上玩耍,據說父母說郎俠就是在這古老的城牆上學會了走路,學會了說話,在這裏郎俠曾無數的因為學走路而跌倒,因為無數的跌倒而哭泣………

現在的古城是明朝重建的,據說宋朝因為發大水,聞名遐邇的古城被掩埋在幾米黃沙之下。雖是幾百年間的新城,但經過短暫曆史的洗禮之後仍是斑駁累累。

看著傷痕累累的城牆,似乎一個龐大的軍隊,巍然樹立在城牆上,堅毅,挺拔!似乎一場生與死的戰爭較量,活生生地在眼前上演……

這樣的體會是兒時時代郎俠不可能有的。跌倒時不小心親吻古代士兵腳下走了又走坑坑窪窪的城牆;尿急時調皮的在城牆之上脫褲子就肆無忌憚的撒尿………一段段看似不雅卻有著無數童年樂趣的回憶,滿滿的都在腦海中,耳邊回響回響!

古城不大,兒時記憶最深的也就是古城牆和離家不遠的兩個教堂。家、城牆、教堂貫穿了郎俠的童年。

每當出遠門,或是去鬧市,都要經過東西南北中的其中一個城門。站在城牆之上眺望這四個城門,隱隱約約。四個保護神一樣的城門連接城牆把家圍得嚴嚴的,一種搖籃裏麵嬰兒般的保護,使城中像郎俠家一樣不貧不富的居民安居樂業的生活。

…………

不知道過了多久,城牆被一磚一瓦的拆除,當垃圾一樣丟棄。接著就是城牆遺址上拔地而起的高樓……

城門被封,不再是可以自由進入的兒時玩耍之地。據說,因為這是保護文物。城牆遺址上的高樓郎俠進不去,城門被封找不回兒時的回憶。從此,再也不能俯瞰城中的家,再也不能眺望保護神的四座城門。

失去人氣的城門瞬間顯得那樣蒼老。逢年過節會有人上去為城門上木建築刷漆,後來又有人為城門掛上了彩燈,使四座孤零零的城門在夜色中為城中居民點亮回家的方向。

………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郎俠修完了高中,因為喜好旅行,他遠途來到了海南島,學習旅遊。

旅遊知識漸漸的學習,使他燃起了對家鄉的思念。恢複古城牆的喜訊,從家鄉傳來,這使郎俠興奮不已。為了能夠使家鄉能夠延續旅遊業發展的趨勢,他想了很多發展方案。“用最小的投資,給家鄉人民帶來最大的旅遊回報”。他用各種他想到的借口推翻自己的方案。最後,他想出了一個完美的開發方案。因為他實在是找不到任何借口來推翻這個方案。

網上郎俠聯係到了家鄉主管旅遊開發的人員,通過郵件來往,他似乎有了誌在必得的信心。

他期待著畢業,期待著老師時刻教育的報效祖國,報效家鄉。懷揣著一個遊子大展宏圖的夢想,終於等到了這激動人心的一刻,當畢業照定格的那一刻,郎俠人生中的求學生涯就此劃傷了圓滿的句號。

三天兩夜的硬座火車,一天的汽車旅途,終於到了久違的家。

一刻都不願耽誤,第二天他就早早的來到了他在上學時就取得聯係的家鄉旅遊局。

當他來到旅遊局,冷落的接待使他頭腦猛的激靈了一下。認真的訴說自己對家鄉旅遊的發展一些中肯的意見和方法,卻看到了時不時玩玩電腦心不在焉的旁聽。請纓主持發展旅遊,卻被糖衣炮彈的婉言回絕。

一而再,再而三。都被沒有資金或是現在正有一個企業家再商談旅遊發展…………而拒絕。

此時,郎俠又燃起了久久以前的為什麼?

明朝不過百年曆史的城牆為什麼拆掉?

上千年文化的曆史名城為什麼不見衙門?

新城牆建立完成為什麼就此止步?

………

麵對這些為什麼,郎俠站在新建的古城牆上多年以後再次眺望四個保護神的城門,蒼老斑駁。俯瞰城中千萬家燈火,依稀依舊的古老的村貌。

頓時,郎俠悟出了一些道理。

有句俗話說得好,“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啊?”

現實與理想總像是兩代人,永遠不能完全融合到一起。有時候一些話就隻是說說而已不要太當真,一旦當真就像異類一樣被人看待。背道而行這個詞出現頓然感覺是那麼的理所應當。

如果世界上都是好人這個世界就太無聊了,壞人的出現就是來給世界增添調節劑了。這樣人生才會有滋有味。如果世界上全是活雷鋒,焦裕祿………未免發展太過無味。

隻是可憐了我那亟待發展的祖國……咳!我現在隻能說一步一步發展這樣才會紮實。

我家就是大名府,我與生俱來就是大名人。在此,我隻想把大名人冠名給那些大名府曆史匆匆而過的官員們,讓你們假借大名府之名做一回舉世聞名的大名人。

2015年3月18日於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