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樹上掛著的星星點點的又大又紅的桃子,沈寶雲隻能怪自己當初太貪心,種了這麼多樹。
為了收割的事,沈寶雲有幾天沒去會所,等她忙完了空間裏的事,生產小隊的收成也告一段落,補種的小青菜也都種上了,她這才有時間重新去會所訓練。
這天她訓練完後,來到附近的一個商業廣場,寬闊的廣場本來是給人散步的地方,但現在卻被各種攤位密密麻麻地占滿了,這種時候誰也沒有心思再像過去一樣悠閑地逛街,現在大家一心想的都是謀生。由於集市發展得很大,當局還特意調來人維持秩序,並收取百分之十的營業稅。
這個市場是近兩個月興起的,起初人們手裏還有存款,而且對未來仍然抱有希望,以為這種艱難的狀況隻是暫時的,很快政府就能拿出辦法,研製出殺滅病毒的藥物,讓秩序恢複正常。但經過一個多月後發現,目前的狀況居然有長久持續下去的兆頭,仿佛這種日子就是以後的常規生活,大家這才真正著了慌。
很快物價飛漲,物資匱乏,每天防守城市和出去尋找物資的隊伍都不斷有傷亡,這讓每一批入城的物資上麵都帶著血,倍加珍貴。
人們家裏儲存的糧食很快就吃完了,不得不變賣一些東西,反正末世後很多東西都用不到了,電腦電視由於為了省電而不敢用,反正電視台早已經停了,現在也沒什麼節目可看,網絡上也沒什麼好消息,隻有廣播還照常播出,給人們一點精神上的安慰。
一些想得開或者陷入困境的人甚至把家裏的金銀首飾水晶器皿都拿出來變賣,畢竟現在最重要的是活下去,要活下去就得有食物,死守著這些不能吃不能用的東西是沒用的。隻要人還活著,將來世界恢複正常之後還可以重新賺錢,如果死了就什麼希望也沒有了。因此集市上各種貨物琳琅滿目,熙來攘往十分熱鬧,如果不是很多人都麵色蒼白,這裏就真像抗戰時的孤島上海,有一種畸形的繁華。
沈寶雲看著地攤上的那些金燦燦明晃晃的寶石首飾和晶瑩剔透的水晶杯瓶,不由得感覺到有點眼花,作為一個小市民,她真心覺得這些東西不是自己能享受得起的,再說價錢也很高,都是幾十上百斤大米的要價,如果自己拿出這麼多米麵去買,一定會成為蒸籠上的螃蟹,現在能買得起這種東西的,一定是很有勢力的人,因此隻看了看就走了。
她就像從前逛街一樣,慢慢在市場裏逛著,經過一個賣參茸靈芝的攤子,緊鄰著的是一個賣體育用品的,再過去的攤子上堆著一堆雜誌。
沈寶雲一看到有書,眼睛就亮了,她蹲下來一看,見都是些時尚和旅遊雜誌,正是她最喜歡用來消磨時間的,從前最喜歡神遊和精神享受,往往看到漂亮圖片能發呆上半天。隻是這類雜誌她從來不買,都是從公司圖書室裏麵借。如今看到清倉大處理的雜誌,她當然高興。
坐在攤子後麵售賣的是一個老年婦女,她麵色清臒,頭發都已經花白了,但氣質仍然從容優雅。
沈寶雲問:“阿姨,這些書是您的嗎?”
話一問出口,她就覺得有點蠢,老人家有誰會看這些東西?
果然那老婦人搖頭道:“這是我女兒的,她從前很喜歡看這些帶圖片的東西。我女兒是體育教師,之前跟著出去找物資,結果就沒有再回來,現在家裏食品緊張,隻能把這些東西賣掉。”
沈寶雲頓時覺得十分難過,雖然死於政府任務的人都按烈士對待,但撫恤的物資卻不能支撐太久,一兩個月就會用完,如果家裏的勞動力消耗殆盡,日子就很難過了,末世時的低保條件是很嚴格的,除非是完全失去勞動能力,否則都要幹活兒,勞動能力低的就幹輕活兒,但工資相應也很微薄,幾乎難以糊口,隻有兒童受到一些優待。
沈寶雲輕輕地問:“這些雜誌怎麼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