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石頭山上有人家(二)(1 / 1)

吃完早飯,鎏月端起碗筷,走進廚房。忽然,一團影子飛快閃出廚房。鎏月完全沒反映過來,那是什麼?老鼠?老鼠沒這麼大吧?

“阿婆,剛才我看到一團東西飛出去了!”

“嗬嗬,不要緊。”阿婆笑眯眯的走進廚房,隨後神秘地打開櫥櫃。

“咦,阿婆,臘肉不見了?”鎏月看著櫥櫃裏原本盛著臘肉的空碗說道。

“祖先保佑,家裏來了小客人。”阿婆雙手合十,微笑著對鎏月解釋:“那可能是白腹錦雞神,小的白腹錦雞神嘴饞,常常會跑到寨裏人家偷吃。以前阿婆小時候經常碰到,可是如今卻越來越少見到,也許捕殺的人太多了,他們不敢出現;也許是樹少了,河水枯竭了,環境變壞了,他們繁殖的少了。”

“神?真的是神嗎?還是隻是普通的雞?”

“我們白褲瑤一直把白腹錦雞當神一樣崇拜,是神是雞都一樣,不過啊,阿婆小時候,誤入深山,似乎看見過化身為人的白腹錦雞神,那樣的容貌連天上的月亮都會躲進雲裏,地上的花兒都羞愧地底下頭哦!”

“後來呢?”鎏月對這充滿神話色彩的偶遇,非常感興趣。

“後來啊,當阿婆反應過來時,已在家門口了。”

真神奇啊,就是不知道阿婆說的是否是真的?不過,自己能重生,本身就很神奇,不排除真有神靈存在。

“那被偷食的人家,真會反感嗎?”鎏月又問。

“不會。你看”阿婆邊說邊從櫥櫃陰暗角落拿出一隻漂亮的火紅色羽毛。“這是白腹錦雞神的謝禮。他們從不會白吃食物,他們的謝禮有時是主人家長久找不到東西,有時是一顆能賣些錢的石子,有時是藥草,特別是他們自身的羽毛,能驅邪消災,戴在身上是護身符,保一生平安。”

鎏月忽然覺得白腹錦雞也挺可愛的嘛,還會回報。

“好了,我們該走了”阿婆背起背簍,鎖好大門,牽著鎏月,向山裏走去。

這時,鎏月家外的一棵大樹下,一隻頭上有一綹發狀羽形成的紫紅色羽冠的白腹錦雞,從樹幹後麵走出來,然後化身成一個5、6歲男孩,嘴裏還嚼著剛偷來的臘肉,轉動著烏溜溜的大眼睛,向鎏月他們走去的方向望去……

??--------------?????-----分割線---------------

極目遠望,家已在綠綠蔥蔥樹林中遮掩下,模糊不清。此時的鎏月正站在另一個山上。阿婆帶著鎏月來到有自家粘膏樹的山上,準備開始一天的活路。

粘膏樹是當地人的稱謂,一些植物學家曾多次深入到瑤鄉對粘膏樹進行考察,始終找不到該樹的學名,隻好把它定性為椿科類植物。

鎏月和阿婆從背簍裏拿出兩把很小的斧頭?,隨後在粘膏樹巨大粗壯的樹幹上橫砍。一道接著一道,幾乎等距離砍鑿,並不是要砍樹,隻為在樹幹上留下許多小砍痕。

白褲瑤人的生活是離不開粘膏樹的,尤其是白褲瑤的服飾,特別需要粘膏樹樹幹流出的粘膏。粘膏就是從那些砍痕中流出來的,而且是要在砍鑿粘膏樹的第二年春暖花開季節時,才流出粘膏。收集好粘膏後,與牛油一起熬製成蠟料,而後用特製竹刀蘸上蠟料,在織成的服飾上繪製白褲瑤圖案。

如果要讓粘膏樹每年都流出粘膏,每年就不能少砍鑿,中途停砍鑿一年,粘膏樹便會很快地枯死。更神奇的是,粘膏樹隻能存活在白褲瑤的居住地,一旦移植別地,即使是相同的水土天氣條件等,粘膏樹也會很快地枯死。

粘膏樹如同白褲瑤的戀人,一生離不開白褲瑤,離不開這山山水水,靜默地守望著這片樂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