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4月1日,可能會有人給你開一個善意的玩笑,發一個假信息,讓你上一當。那是因為這天是西方民間傳統的節日——愚人節。

愚人節起源於法國,與曆法改革有關係。1564年,法國首先采用新改革的紀年法——格裏曆(即目前通用的陽曆),以1月1日為一年之始。但一些因循守舊的人反對這種改革,依然按照舊曆固執地在4月1日這一天送禮品慶祝新年。主張改革的人對這些守舊者的做法大加嘲弄。聰明滑稽的人就給他們送假禮品,邀請他們參加假招待會,並把上當受騙的保守分子稱為“四月傻瓜”和“上鉤的魚”。從此人們在4月1日便互相愚弄,成為法國流行的風俗。

18世紀初,愚人節習俗傳到英國,接著又被英國的早期移民帶到了美國。

還有一種說法來自於英國:1545年,一位叫盧夫·利爾波的科學家試圖揭開飛行的奧秘。有一天,他給國王享利8世寄去一封信,聲稱揭開了飛行的奧秘,並恭請國王在4月1日駕臨威斯敏斯特教堂觀看他做的飛行表演。4月1日這一天,國王和政界要員們站在教堂外廣場上,等待著利爾波先生從空中飛過。然而,他們什麼也沒有看到。利爾波不是存心開玩笑,他已掌握了飛行的訣竅,但是他的飛行器出了故障,撞在一棵樹上,才沒有在國王麵前顯現,而他本人也不幸遇難。從那以後,英國就形成了一種習俗,把4月1日定為“愚人節”。

愚人節時,人們常常組織家庭聚會,用水仙花和雛菊將房間裝飾一新。典型的做法是布置假環境,可以把房間布置得像過聖誕節一樣。也可以布置得像過新年一樣,在客人到來時,則祝賀他們“聖誕快樂”和“新年快樂”,令人感到別致有趣。

4月1日的魚宴也是別開生麵的。參加宴會的請帖,通常是用紙板做成的彩色小魚。餐桌用綠、白兩色裝飾起來,中間放上魚缸和小巧玲瓏的釣魚竿,每個釣竿上係上一條綠色飄帶,掛著送給客人的禮物——一個精巧的賽璐珞魚,或是一個裝滿糖果的魚形盒子。

不言而喻,魚宴上所有的菜都是用魚做成的。在愚人節的聚會上,還有一種做假菜的風俗。有人曾經描述過一個典型的愚人節菜譜:先是一道“蔬菜色拉”,萵苣葉上撒滿綠胡椒,但把葉子揭開後,才發現下麵原來是雞尾酒;第二道菜是“烤土豆”,其實下麵是甜麵包屑和鮮蘑;此後上的菜還有用蟹肉偽裝而成的燒雞和埋藏在西紅柿色拉下麵的冰淇淋。飯後,客人還可以從丸藥盒裏取食糖果。

不過愚人節最典型的活動還是大家互相開玩笑,用假話捉弄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