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對別人的用品,要認知其價值,不要惡意排斥
一種物品,買來時是嶄新的,到了後來就成了過時的東西了。但隻要這種物品仍有實用價值,雖然老氣了點,主人對它非常珍惜,別人就應該稱讚他節儉的美德,而不要去肆意貶低,指責人家保守落後。
朋友老邱以前是一家幼兒園的汽車司機。退休時,他用兩萬多元把園裏處理的一輛半新的幼兒車買來了。那車改裝一下可坐七八個人,周末老邱喜歡載著我們幾個哥們兒到野外去玩,涉河、爬山踏青、探險,大家高興而去,盡興而歸。可有一天,車子在路上熄火了。老邱正在修車,我們中有位女士就等得不耐煩了,發牢騷說:“在哪裏揀個破爛的報廢車來開——窩囊!”她的話一出口,就成了眾矢之的,大家群起而攻之,罵她是“烏鴉嘴”,我說:“老車認主,老馬識途。這車的脾氣,咱老邱早摸透了,立馬就能修好,大家放心吧!”汽車修好後,老邱聲稱不許她上車了,要她另外打車回家!大夥兒勸住老邱還是把她拉上車來。一路上大家說說笑笑,隻有那位“烏鴉嘴”女士默不作聲,從此以後也不好意思參加我們的郊遊活動了。
5、對別人的“創作”,要覺察其亮點,不要蓄意求疵
一個人拿得出手的“佳作”並不多。最得意的東西往往是他苦心經營的結晶。苦心人有意把得意之作出示於人,是希望得到別人的賞識而對他“刮目相看”,從而得到別人的認同,增加自己的成就感、自豪感。我們看到別人的傑作首先是指其瑕呢,還是讚其瑜呢?這是一個人待人處世的方法問題,更是一個人對待別人勞動成果的態度問題。
李近東兩口子都是工薪族,上有老下有小,家庭經濟不富裕。前年拿出了半輩子的積蓄,買了一套兩居室的經濟適用房。沒錢請人裝修就自己動手,夫妻倆起早摸黑忙活了兩個月,房子總算完工了,一家人非常滿意。老李專門請了親朋好友來參觀,大家都讚不絕口,隻有他的小姨子卻處處挑過指瑕:一會兒說衛生間太小,一會又說浴室噴水龍頭太高;一會兒說客廳的吊燈太刺眼,一會兒又說主臥室的燈光太暗淡……一張烏鴉嘴在人群中喋喋不休,沒完沒了,總是唱反調,出噪音。老李的大哥說話了:“我看了這房子裝修得很好!美觀、大方、實用、材料好、花錢少。我去年裝修那房,請人包工包料花了兩萬多元,還沒有這個樣。老弟幹脆‘下海’開家裝修公司得了!”老李看到自己的“佳作”得到大家的賞識,高興極了,滔滔不絕地講起自己的“經驗”來。
在交際場上,長“烏鴉嘴”的人,要麼充當出乖露醜的喜劇角色,要麼上演遭人唾棄的悲劇人物。真正受歡迎的還是報喜傳捷的“喜鵲”,他們總是能發現別人的亮點,善於製造歡樂,營造祥和氛圍,與人為善,討人喜歡。希望朋友們在交際場上不當令人討厭的“烏鴉”,爭做帶來吉祥的“喜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