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生死搏殺 中(1 / 2)

“軍長,不需要阻止王文嗎?一旦出現意外·····”

王軍山揮了揮手,“不需要,記住無論接下來發生什麼事情,任何人不得做出任何舉動,這是命令,明白嗎?”

王軍山一到命令將周峰的話壓了下去,看著欲言又止的周峰劉海清笑了笑,“你在擔心什麼呢?這可真是皇帝不急太監急啊,人家親爹都不怕,你怕個卵球啊,老老實實看著吧。”

其實王軍山的心裏也沒底,畢竟對於自己兒子到底有多強王軍山還停留在王文的自述上,而眼前的孫恒有多大的本事卻是親眼所見,隻是既然王文決定了,王軍山就會選擇相信他,同樣王軍山也想看看王文是否如他自己所言,厲害到人力已經無法匹敵的地步,是不是對得起陸地神仙這個名號。

畢竟周峰之前說過孫庭奕輸給了王文,而孫庭奕是這些教官中最厲害的這毋庸置疑,所以王軍山想,即便是生死相搏,孫恒也未必傷的到王文,況且孫恒也未必敢傷到王文。

形意拳,又稱行意拳、心意六合拳,形意拳尊嶽武穆為始祖,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清初山西太穀姬際可。據說姬際可曾習藝於河南少林寺學習心意拳,又精通六合槍法。後又得到嶽武穆拳譜,後以嶽飛拳譜為理論,把大槍術化為拳法,並融合原來學的心意把,創出此拳。姬際可門下,分成河南、山西、河北等不同派係,分化成不同的名字傳承,包括心意六合拳、心意拳、形意拳等。

傳統的形意拳主要套路是模仿一些動物的捕食包括日常行為而成,這邊是所謂的象形而取意,不求形象但求意真,如龍,虎,馬,猴,雞,蛇,熊,鷹等等,是自古以來人類與猛獸鬥爭,並向這些動物學習的產物,練習形意拳的拳師如果不追根溯源,學虎型的不揣摩老虎的日常習性,練猴形的不觀察猴子的玩鬧戲耍則始終都不能領悟其拳意,將形意拳練到達成,達到宗師之境。

以孫恒這種好高騖遠,鑽營求索的性格隻怕更本就未曾觀摩過,完全是繼承前人的理論,從未曾觀摩揣測過動物的生活習性,捕食獵殺,能達到現今的高度隻能說是楊楓在他的身上投注了太多的心血。

王文曾經在大興安嶺中生活了無數年,如若李天下隻是一個精通形意拳的大宗師,那現在隻怕王文就算單靠形意拳也能踏入金丹之境,對於形意各形,王文理解之深孫恒是拍馬也不及的。

孫恒單手負在身後,做了一個請的姿勢,王文也不矯情渾身勁力一擰,貼在身上的軍裝無風自動,嘩嘩作響,拍打在王文的身上,啪啪作響,雙腳後蹲,腿部肌肉根根乍起,兩手成虎爪式,驟一發力便向孫恒撲去,膠底軍鞋與地麵摩擦帶起大塊土石向後揚去,如猛虎撲食般向孫恒撲去,帶起陣陣惡風。

孫恒本來平靜的神色大變,眼前的王文此時真真如一頭撲向獵物的猛虎一般,氣勢驚人,讓人膽寒,孫恒頭發根根立起,一股強烈的危機感從心頭湧起,對王文的輕視之心轉瞬之間便消失的無影無蹤。

渾身的肌肉如同被高壓電刺激一般紛紛擰起,渾身上下的皮膚也被激的粒粒突起,密密麻麻的雞皮疙瘩布滿全身,受到強烈殺意的刺激,孫恒的身形都像是脹大了一圈。

孫恒從未感覺到死亡離自己如此之近,憑借師傅的名頭孫恒與人比鬥從來都是點到即止,曾幾何時遇到過如此危急之境。

王文之強比比之孫庭奕更勝,他身上的意誌是真正經過生死搏殺才會有的,那是多年的山嶺生活中與各種猛獸相爭烙印下來的拳術意誌,這才是真正的拳,心意和一,未曾經曆過的人是不可能體會到其中凶險的,個中滋味隻有體會過,明悟過,才能明了。

王文之強讓孫恒將之前的輕視之心拋之腦後,孫恒一發勁,全身肌肉鼓起,毛發皆立,麵對王文如排山倒海的一一撲,絲毫不閃避,更沒有一絲退讓之心,之前的陰謀算計和小心思此刻盡皆拋掉,兩手抬起,宛如人立而起的惡熊一般,一招力拔山河,像王文的雙手抓去,雙腳如老樹一般,死死抓住地麵。

正在適應化勁境界的孫庭奕一句叫好聲脫口而出,此時孫庭奕對於楊楓收孫恒為徒的疑惑一掃而空,麵對絕境毫不慌亂,明知必死毫不退縮,就心性而言自己等人或許算計太多,可麵對絕境孫恒才是一個真正的武者。

咚咚,孫恒一季力拔山河抓住王文的手腕竟發出了如鐵錘砸門的咚咚聲,孫恒的雙腳在地麵上竟是踩出了兩個腳印,身體下陷能有五厘米,渾身肌肉繃得更加緊促,仿佛發出了鉸鐵索般的嘣嘣聲。

八極拳師柳茂暗叫一聲不好,“所有人都向後退。”

見到王文出手之淩厲,孫恒反擊之強烈,柳茂,於何麵色一變,大驚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