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雲:“冤冤相報何時了,得饒人處且饒人。”這是一種寬容,一種博大的胸懷,一種不拘小節的瀟灑,一種偉大的仁慈。為人處世,男人當以寬大為懷。生活在相互寬容的環境中,人生是快樂的,家庭是幸福的。

寬容是一種處世哲學,寬容也是人的一種較高的思想境界。學會寬容別人,也就懂得了寬容自己。

一女子在行路中吐口痰,因風的作用把痰刮到一個小夥子的褲子上了。該女子看到後慌忙道歉,並從包裏掏出麵巾紙要擦去小夥子褲上的痰。但小夥子惱怒地不肯讓她擦去痰,並聲言:“你給我舔去!”女子再三賠禮:“對不起!對不起!讓我給你擦去好嗎?”但他執意不讓她擦,就是讓她舔。這樣爭執下去,街上圍上看熱鬧的人越來越多,有的跟著起哄打哨鬧著、笑著。但見女子怎麼“對不起”也不能使小夥子原諒,非讓她舔去不可。最後惹得女子大怒,從包裏掏出一遝錢來,大約有一兩千元,當場喊道:“大家聽著,誰能把這個家夥當場擺平了這些錢就歸誰!”話音剛落,人群中閃出兩個健壯的男人,對著那不依不饒的小夥子就是一陣拳腳,但看他被踢翻在地不知東南西北,等站起來找那女子時,那女子和打他的人早已無影無蹤……

不給別人留台階,最後自己也會沒有台階可下。所以,男人要得饒人處且饒人,給人留個台階,也是給自己留條退路。

人不講理,是一個缺點;人硬講理,是一個盲點。理直氣“和”遠比理直氣“壯”更能說服和改變他人。

一位高僧受邀參加素宴,席間,發現在滿桌精致的素食中,有一盤菜裏竟然有一塊豬肉。高僧的隨從徒弟故意用筷子把肉翻出來,打算讓主人看到,沒想到高僧卻立刻用自己的筷子把肉掩蓋起來。一會兒,徒弟又把豬肉翻出來,高僧再度把肉遮蓋起來,並在徒弟的耳畔輕聲說:“如果你再把肉翻出來,我就把它吃掉!”徒弟聽到後再也不敢把肉翻出來。

宴後高僧辭別了主人。歸途中,徒弟不解地問:“師傅,剛才那廚子明明知道我們不吃葷的,為什麼把豬肉放到素菜中?徒弟隻是要讓主人知道,處罰處罰他。”

高僧說:“每個人都會犯錯誤,無論是有心還是無心。如果讓主人看到了菜中的豬肉,盛怒之下他很有可能當眾處罰廚師,甚至會把廚師辭退。這都不是我願意看見的,所以我寧願把肉吃下去。”待人處世固然要“得理”,但絕對不可以“不饒人”。留一點餘地給得罪你的人,不但不會吃虧,反而還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和感動。每個人的價值觀、生活背景都不同,因此生活中出現分歧在所難免。大部分人一旦身陷鬥爭的漩渦,便不由自主地焦躁起來。一方麵為了麵子,一方麵為了利益,因此一得了“理”便不饒人,非逼得對方鳴金收兵或投降不可。

然而,“得理不饒人”雖然讓你吹響了勝利的號角,但這卻也是下一次爭鬥的前奏。因為對方雖然“戰敗”了,但為了麵子或利益他自然也要“討”回來。

在日常生活中,切記:留一點餘地給得罪你的人,給對方一個台階下,少講兩句,得理饒人。否則,不但消滅不了眼前的這個“敵人”,還會讓身邊更多的朋友疏遠你。俗話說,得饒人處且饒人,放對方一條生路,給對方一個台階下,為對方留點麵子和立足之地。這樣做並不是很難,而且如果能做到,還能給自己帶來很多好處。如果你得理不饒人,讓對方走投無路,就有可能激起對方“求生”的意誌,而既然是“求生”,就有可能不擇手段,不顧後果,這將對你自己造成傷害。放他一條生路,他便不會對你造成傷害。在別人理虧時,你在理已明了的情況下,放他一條生路,他會心存感激;就算不如此,也不太可能與你為敵。這是人的本性。況且,這個世界本來就很小,變化卻很大,若哪一天兩人再度狹路相逢,屆時若他勢強而你勢弱,你想他會怎麼對待你呢?得理饒人,也是為自己留條後路。

要做到忍讓,就必須具有豁達的胸懷,在為人處世、待人接物時,不能對他人要求過於苛刻,應學會寬容,諒解別人的缺點和過失。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有氣量,不能心胸狹窄,而應寬宏大度。特別是在小事上,如果寬大為懷,盡量表現得“糊塗”一些,便容易使人感到你通達世事人情。

一位住在山中茅屋修行的禪師,有一天趁夜色到林中散步,在皎潔的月光下,他突然開悟了。他走回住處,眼見到自己的茅屋遭小偷光顧。找不到任何財物的小偷要離開的時候在門口遇見了禪師。原來,禪師怕驚動小偷,一直站在門口等待。他知道小偷一定找不到任何值錢的東西,早就把自己的外衣脫掉拿在手上。

小偷遇見禪師,正感到驚愕的時候,禪師說:“你走老遠的山路來探望我,總不能讓你空手而回呀!夜涼了,你帶著這件衣服走吧!”說著,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著頭溜走了。禪師看著小偷的背影穿過明亮的月光,消失在山林之中,不禁感慨地說:“可憐的人呀!但願我能送一輪明月給他。”禪師目送小偷走了以後,回到茅屋赤身打坐,他看著窗外的明月,進入空境。

第二天,他在陽光溫暖的撫觸下,從極深的禪室裏睜開眼睛,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衣被整齊地疊好,放在門口。禪師非常高興,喃喃地說:“我終於送了他一輪明月!”

這就是人心受到感召的力量而改變。也許有人認為克製忍讓是卑怯懦弱的表現,其實,這正是把問題看反了。古人說得好:“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這才是真正的英雄。隻有頭腦簡單的無能之輩,才會為芝麻綠豆大的小事各不相讓,爭得麵紅耳赤。而能放手時則放手,得饒人處且饒人,才正是心胸豁達、雍容雅量的男人所應具備的高貴品性。婚姻生活中,男人的雅量和寬容會讓愛人更加信任你,更加寵愛你。

男人絕不可斤斤計較

男人應當心胸寬大,絕不可斤斤計較,尤其對待自己的妻子,一定要有“肚子裏麵能撐船”的意念,把自己的開闊胸懷充分展示出來,才能贏得愛人的尊敬。

武則天時代有個丞相叫婁師德,可謂一位肚子裏撐得了船的宰相。史書上說他“寬厚清慎、犯而不較”。意思是說他處世謹慎,待人寬厚,對觸犯自己的人,從不計較。他弟弟出任代州刺史,臨行前,他弟弟為了使他放心,表示:“以後行人朝我臉上吐唾沫,我擦幹就是了,絕不讓你擔心!”而婁師德卻憂慮地說:“這正是我擔心的地方!人們唾你臉,是生你的氣;你把唾沫擦掉,豈不是頂撞他,這隻能使他更火。怎麼辦?人家唾你,你要笑眯眯地接受。唾在臉上的唾沫,不要擦掉,讓它自己幹。”

顯而易見,“唾麵不拭”,這種不諳是非,不講原則,一味退讓,盲目屈從的做法,在今天看來,十分迂腐可笑,不足為訓。然而,婁師德“寬厚清慎,犯而不較”的精神,也並非一無是處,也有可取的一麵。這一麵就是豁達大度,氣量如海。

氣量如海,大度待人,對家庭和諧、夫妻和睦,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夫妻之間經常發生矛盾,在矛盾麵前,若能夠有較大的氣量,以寬容的態度去對待對方,就會在時間的推移過程中,逐漸改變對方的態度,使得矛盾得到緩和。劉少奇同誌主張,一旦與他人發生矛盾,受到他人錯誤對待,應該有“單戀”的精神。不因對方對待自己態度上有錯而改變自己初時的熱情和真誠,始終不渝地以友好的感情對待對方。有了這種“單戀”的態度,便能喚起對方的良知。這是有道理的。三國時期,東吳老將程普原先與周瑜不和,關係很不好。周瑜不因程普對自己不友好,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他不抱成見,寬容待之。日子長了,程普了解了周瑜的為人,終於受到感動,體會到和周瑜交往,“若飲醇醪自醉”,意即就像喝了又濃又醇的美酒,會“自醉”一般。

戰國時“將相和”的故事,大家非常熟悉。假如藺相如發現廉頗羞辱自己以後,馬上針鋒相對,怒目相向,就會使彼此的矛盾空前激化,不但他本人失去一位忠實的朋友,而且將會給整個趙國帶來嚴重的危害。從此可以看出,大度待人是促使人際關係和諧發展,消解矛盾和衝突的一劑良藥。氣量如海,大度待人,還可以幫助人們樹立崇高的威信。無論是領導,還是群眾,每個人都需要威信和影響力。沒有威信和影響力,領導者不足以統禦下屬,教師不能教育好學生,商人賣不出貨物,農民種不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那麼,怎樣建立自己的威信和影響力呢?其辦法和途徑有多條,氣量如海、大度待人就是其中之一。

大度不僅可以徹底消除彼此間的隔閡,而且反過來會激發對方的感激心理,使其盡最大的努力為自己幫忙做事。當然,要做到有肚量,亦非容易。這要求我們在社交活動中,必須捐棄個人私欲,不能為自己的一己之私而去鬥、去奪,與人鬧得麵紅耳赤;也不能為了炫耀自己,而貶低他人,同樣,像那種“報複之心”“妒忌之念”這類私心大發作的東西,更不能存在。同時,能夠做到有肚量,還要有點忍讓精神。無緣無故受到冤屈時,隻要不是惡意中傷,都應忍耐下去,應主動地“禮讓三先”,從自身找原因。讓時間、讓事實來“表白”自己。

夫妻之間也是如此,男人要大氣。隻要男人充分認識大度的意義和價值,時時處處提醒自己,反省自己,日積月累,不斷培養鍛煉,就一定能夠擁有容人的雅量,寬廣的胸懷。這是男人最聰明的婚姻幸福之道。

女人善用寬容的力量

寬容對處於婚姻中的女人來講尤其重要,它在處理婚姻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上可以說是最得力的武器。

說到了女人的寬容,這裏我們不得不提及世界上最善於容忍的女人:希拉裏。

美國總統克林頓的豔情曝光製造了全世界的性醜聞,但作為妻子的希拉裏卻做出了最明智的選擇:沉默。她不願像個潑婦似的大哭大鬧,因為她非常清楚,所有人都等著看他們笑話。正是因為她的明智,因為她的寬容,克林頓才沒有陷入尷尬的困境,甚至葬送他的政治前途。

希拉裏說她已經從母親的痛苦經曆中吸取了教訓。“任何一個家庭都會有一些變故,人們必須去麵對它。如果你愛一個人,你就不會離開他,你會幫助他。希拉裏從《聖經》中找例子來解釋自己的忠誠,“愛超越了一切事物!彼得三次背叛基督,基督也知道,但他還是愛彼得。人生不是直線的發展,它有許多岔路和挑戰,我們需要互相幫助。”

希拉裏還時常回憶她和克林頓在一起度過的美好時光:“我們親密地聊天,在日光浴室、在臥房、在廚房裏聊些瑣碎的事。我們喜歡一起躺在床上看電影,就是那種能放在膝蓋上的小巧的個人錄像機。”在大學的時候,由於突出的表現,希拉裏就獲得了這樣的評價:“為所堅信的東西大聲疾呼,並且能夠站在獨特的立場上調解各種衝突”的評價。確實,她能夠通融,懂得協調各種關係,使自己處於有利的位置。

雖然希拉裏受到了莫大的傷害,但為了他們的家庭,為了恢複生活的平靜,她以寬闊的胸懷,容納了丈夫的過錯。她沒有表露絲毫的怨恨和痛苦,堅強而勇敢地以妻子的獨特身份“證實”丈夫的“忠誠”。她對全世界人說:“我相信我比世界上任何人都了解他。”

希拉裏用她博大的胸懷包容了克林頓的過錯,從而為丈夫抵擋住了來自各方的壓力,為克林頓的政治之路掃清了障礙。這樣的女人得到了全世界的讚譽。

1992年克林頓競選時被揭露與夜總會女歌手珍妮弗·弗勞爾斯有12年曖昧關係。千鈞一發之際,希拉裏在電視裏慷慨陳詞:“我現在不是作為一個弱女子坐在丈夫的身邊,我在這兒是因為我愛他,尊敬他,以他的經曆和我們一起的經曆為榮。”希拉裏的這一行動徹底扭轉了乾坤。雖然在後來的白宮調查中,克林頓承認了這一事實。

克林頓如此喜歡拈花惹草,風流成性,人們不禁要問:“美國第一夫人希拉裏怎麼容忍得了這位花心的丈夫,而且還在最關鍵的時刻力挽狂瀾讓他起死回生?”這個問題可能是有史以來美國政壇最讓人費解的謎。有評論稱,克林頓夫婦的婚姻是20世紀美國最不可思議的婚姻之一。

沒有人相信像希拉裏這樣精明的女人不知道丈夫的風流韻事,可希拉裏為什麼能一忍再忍,對於克林頓夫婦這種叫人難以理解的結合,評論家們有各種各樣的解釋。但不管怎麼說,有一點是肯定的:希拉裏容忍了丈夫的不忠,並由此而成就了兩人的一生。

希拉裏的確很聰明。她在對待丈夫外遇的問題上,采取了超乎尋常的方法。她能站在全局的立場上調和各種矛盾,從而讓丈夫能下得了台階,也讓自己重新贏得愛情。她明白自己不僅嫁給了一個男人,更是嫁給了美國,因此她考慮問題不僅隻從一個普通女人的感受出發,更能從國家第一夫人的立場出發。

女人怎樣才能經營好事業和家庭,希拉裏就是最好的榜樣。要懂得運用寬容的力量,這不是妥協和軟弱,而是靈活的、藝術的寬容。

不妨做個“糊塗”女人

人們常常說“難得糊塗”,其實這是一門高深的處世哲學。這裏的糊塗不是說讓一個女人真糊塗,而是對一些生氣煩惱而無濟於事的情況,就要學會糊塗對待,或者說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糊塗”既可使矛盾冰消雪融,又可使緊張的氣氛變得輕鬆、活潑,從而保持心理上的平衡,避免許多疾病的發生。當你處於困境時,“糊塗”一點能使你保持心胸坦然、精神愉快,減少不必要的壓力,還可消除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和疲憊。

愛情和婚姻對女人來說至關重要,有些時候,做一個“糊塗”的女人,才能獲得甜蜜的愛情和美滿的婚姻。

我們常聽一些女人發出這樣的感歎:“不知怎麼搞的,糊裏糊塗地就和他結婚了!”談戀愛時,男人信誓旦旦,愛你到永遠,女人則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兩人如膠似漆、海誓山盟。男人發誓為女人“上九天攬月”,女人相信了;男人又發誓說為女人下“五洋捉鱉”女人幸福地又相信了。

對於初涉愛河的女人,男人的誓言就是甜蜜的明天。她們明白“摘月捉鱉”是男人永遠實現不了的空口諾言,但她們更明白這是男人們許諾給她們的體貼和溫暖。

其實,仔細想想,男人的愛情誓言差不多全是無法實現的。如果女人認真起來,這些諾言簡直就站不住腳,但女人竟然樂於相信它。不得不承認,女人的這種糊塗,某種程度上體現了女人的精明。她們麵對男人那一堆一堆的愛情諾言不作批駁,反而自己十分認真地從中尋找被愛的溫暖和幸福,她們一方麵“糊塗”著,一方麵體味著愛情的甜蜜。 ,

如果在愛情方麵過於認真,過於理智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呢?有一位很漂亮的女士,如今已是不惑之年,人們都羨慕她的理智和聰慧。可在愛情和婚姻方麵,她是一個失敗者,她先後談了多少男朋友,她自己也說不清,可到頭來自己還是孑然一身。男朋友對她說:“房子問題很快就解決了。”她便會深入男朋友的單位調查,然後批駁說:“這次分房根本就沒你的份!”男友向她說自己很有可能要提升,她又找男朋友的同事去考察論證,最後批駁說:“你升職簡直是沒影兒的事。”雖然她很漂亮,也很能幹,但她的男朋友像走馬燈似的一個個走開了。談到她的婚姻,大家都喟歎說:“她太理智了。”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朋。”這同樣適用於愛情。人無完人,愛情也不可能完美,太清醒了,也許就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了。我們漢字的“婚”字,拆開來看,就是一個“女”字和“昏”字,這很值得玩味。假若女人不昏了頭說不定這世上就沒有愛情和婚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