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尾聲結束後,整本書算是正式結束。我見有些讀者認為我留下了一個開放性的結局,不過我並不這麼認為,後續我會斷斷續續補上幾篇番外,在這些番外中,男女主的結局會更加明朗。
這本書大概是我從三月份左右開始寫的,到十二月份結束,總共經曆了大半年的時間。這並不算是一個愉快的寫書過程,中間更是遭遇了起點封書潮,書也不得不轉向貼吧。但是貼吧的文斷斷續續,度娘又喜歡抽樓,因此就將此事改名《重生之破繭》,發到了看書網。
每個人都曾經有過這麼一個幻想,在自己最暗無天際的青春裏,出現了一個如天使般的女孩兒。便如在黑暗的深水裏,陽光忽然穿透而下,將你的一切灰暗與狼狽全部一掃而空。於是你昂起頭,開始重新與黑暗戰鬥。
沒錯,這本書寫的就是一個童話,一個基於這個太過龐大且沉重的現實社會的童話。所以蘇軒最終會功成名就,所以蘇萱會實現自己的夢想。兩條曾經醜陋的毛毛蟲在灰暗的生活裏掙紮,為各自的夢想與信仰而努力,最後成功蛻變,破繭成蝶。
當初寫這本書時,我就想過,這本書將不同於如今存在的所有變身文,在這本書裏,青春與奮鬥是主題,主人公是活生生的人,而那些配角,她們也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不會去譴責任何一個人。我把幻想給了蘇軒,把美好給了蘇萱,把現實給了所有人。
這本書裏還有許許多多未完結的故事,例如遠走美國的傅傳,例如帶著一百萬美元離開梁城的李婉欣,例如與蘇萱青梅竹馬的葉卓,他們有屬於他們自己的故事。
在這本書裏,我個人最喜歡的一個場景,便是在高架橋上,蘇萱與蘇軒望著夜空裏綻放的漫天煙花,然後思緒各異。在某一刻,蘇萱在這些煙花裏看到了自己曾經逝去的一切,看見了自己曾經的遺憾與悲喜,看見了站在自己身邊的另一個“自己”。
那一刻她會是什麼心情呢?
我很喜歡蘇軒的奮鬥曆程,因為我們迷茫與彷徨的時候,都需要這種直麵人生的勇氣。然而在所有章節中,我我最著筆寫的,還是已經即將逝去的青春。青春何所畏懼,幾曾年少輕狂。
就像文中的一個場景:十六歲的蘇萱站在湖邊,告訴十六歲的蘇軒,你將會成為一個傳奇。
所以蘇軒成了商業傳奇。
忘了到底是從哪個地方看到的這句話:今天之所以區別於昨天,恰恰是因為昨天的感受依然在我們心中。在我們生命的每個角落,都會有一個被加工好了的故事。
所以這個故事,屬於我,屬於你,屬於所有看過這本書的人。
他們的故事已經結束,而我們的故事仍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