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房土屋裏,小木桌之上,一碟青菜,兩碗蘿卜湯,外加一盤清沌牛肉,易陽捧著小碗米飯,香飯之餘,亦不忘為母親添飯夾菜,每每遠離沙場,回到家中與老母親同台共桌,才是易陽最為享受的溫馨時刻。
這才是家的感覺,茶餘飯後亦有家常小話,隻是每每看到母親那頭銀絲,那張曆盡滄桑皺紋的臉,易陽便倍感心酸痛楚。
但是他喜怒不形於色,一切都隻好擱置於心底。
“娘,先喝口湯。”
看著母親咀嚼飯菜都異常艱難,易陽更是默默落下辛酸淚。
“嗯,好,好……”
在易陽的記憶中,母親時時刻刻都掛著微笑,不過,他很清楚,不久的將來,他便再也無法親近這張笑臉了。
“執行下次任務之後,得休一段長假了,冷落母親多年了,也得好好陪陪她老人家……”
易陽暗暗下定決心,要陪著母親度過她的晚年,自己不要留下任何遺憾。
“嗯,對了娘親,我行軍這段時間,趙剛有沒有來過?”
易陽吃著飯,就忽然想起了他在百家村裏唯一的朋友,就是趙剛,兩人由小到大形影不離,親如鋼鐵兄弟,但自從易陽入伍為軍之後,人誌各異,從此兩人之間就少有見麵了,不過易陽心底始終都裝著這個鐵血兄弟,每每回到百家村,都會找他。
易母聞言,嗬嗬一笑,放下手中的碗筷,道:“嗬嗬,小剛好著呢,你不在這些時間,他三頭兩天就會送些新鮮蘿卜過來,我這把老骨頭倒也欣喜,嗬嗬。”
“哦?經常來?”
聽著母親的話,易陽雖然有些迷惑趙剛為何如此頻繁跑來串門,不過打心底裏,易陽還是非常感激他的,隔空能來看看,倒也不擔心母親會有什麼三長兩短。
“嗯,娘親,我吃飽了,我找趙剛去,您吃完就留著碗筷,我回來收拾。”
易陽喝下最後一口蘿卜湯,便奪門而出,易母望著他的背影,含笑不語。
易家在村南,趙家在村北,而百家村一畝三分地,地塊相對較小,沒有多久功夫,易陽就來到了趙家門口。
趙家比較富裕,在百家村亦算靠得上前一排,而且人丁旺盛,光是趙剛一輩的兄弟姐妹,就有十二人,而人丁如此旺盛,卻無人參軍,全家務農,依靠田水為生。
在百家村,氏族地位以田為單位來衡量,誰家的田多水滿,就是財富,就是地位。
“啊!這不是易陽大哥嘛?”
易陽這才剛到趙家門前,一個約有八九歲,皮膚黝黑的少年就衝了過來,身後還跟著一條老黃狗,麵對易陽搖頭擺尾,熱情不下於那個小男孩。
“嗬嗬,原來是趙雲啊。”
易陽說話間,名為趙雲的少年就貼身上來,抱著易陽那比他大腿還粗的手臂,央道:“易陽大哥,你的軍刀在哪裏,拿來耍耍!”
“哈哈,好,明天我送你一把軍刀!”
對於趙雲,易陽可是打心底裏喜歡他,沒有別的原因,隻因為他與易陽誌同道合,說起趙剛這個弟弟,他不務農田,整天拖著一條老黃狗,以保衛村子之名,村裏上下晃晃悠悠。而且他對於軍刀盔甲之類異常喜愛,更向往軍馬縱橫沙場,斬敵保家。
而易陽上次受賞得到青銅武裝,原本的兵甲沒有上交兵庫,也就用不著了,說要贈予趙雲一把軍刀也並非虛言。
“雲兒,不得胡鬧!易陽大哥要將軍刀送你了,他如何縱橫沙場,保家衛國?”
兩人說話間,屋內又踱出一人,隻見他樸實裝扮,下巴一束山羊須,人已花甲,卻健壯異常,一雙眼光炯炯有神,此時他斥喝著趙雲,毫不留情。
而後他又麵對易陽,笑道:“易陽怎麼來了,進來坐。”
此人就是趙剛老子,名為趙重陽,易陽往常與他的話也不多,但卻知道,他很和善。
而且易陽知道趙重陽是個大忙人,農田之務不能脫身,擺手說道:“不急,您老去忙即是,我找找趙剛。”
“那好,農田將近收季,不能斷水,我得忙去。”趙重陽話落,又對趙雲吩咐道:“雲兒,帶易陽找你哥去!”
他說完,便領上農具離開家門。
“走,帶我找你哥去。”
“易陽大哥,你真的要送我軍刀嗎?”
“嗯,不騙你!”
“太好了!走,趙剛哥還在睡覺……”
百家村北麵,一片山坡之上。
兩個年輕人平躺於草地,其一是易陽,另一個就是趙剛了,雖然趙剛務於農田,但卻眉清目秀,一臉英俊,氣質相當出塵,飄逸天外;身板也要小上一圈,沒有易陽強健,卻勝於身材極有線條美,流水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