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尤悔第三十三(1 / 2)

本篇導讀

尤悔,指罪過和悔恨。這一章所記,多涉及政治上的鬥爭,少數是生活上的事情。有的條目側重記述言行上的錯誤、壞事,有的側重於悔恨,有的同時述及錯誤和悔恨。那些牽涉政治鬥爭的條目記載著為了爭權奪位,置對手於死地的事實,可以看出統治階級內部鬥爭的殘酷。第一則記魏文帝為了保住帝位,殘忍殺害親兄弟,這是罪行;第三則記陸機因受誣陷而被殺的時候慨歎 “欲聞華亭鶴唳,可複得乎”,這是悔恨當初進入仕途;第六則因為王導三緘其口,王敦才殺了周,事後王導知錯而悔恨。至於簡文帝郊遊不識禾稻(第十五則),則猶如惠帝之問百姓為什麼不食肉糜,司馬家族的糜爛至此,可見自一開始已是垂死狀態,曆朝罕見。

魏文帝忌弟任城王驍壯1,因在卞太後合共圍棋,並噉棗。文帝以毒置諸棗蒂中,自選可食者,而王弗悟,遂雜進之。既中毒,太後索水救之;帝預敕左右毀瓶罐,太後徒跣趨井2,無以汲,須臾遂卒。複欲害東阿3,太後曰:『汝已殺我任城,不得複殺我東阿!』

注釋

1 魏文帝:曹丕。任城王:曹彰(?至二二三),字子文,曹操與卞太後所生之第二子,勇冠三軍,性格剛烈。

2 徒跣:赤腳,表示倉促不及穿鞋。

3 東阿:指曹植,封東阿王,故稱。

譯文

魏文帝曹丕忌妒弟弟任城王曹彰勇猛健壯,便趁著在卞太後內室一起下圍棋、吃棗子的機會,把毒藥放在棗蒂中,自己挑選可以吃的棗子來吃,而曹彰並不知道,就把有毒和沒毒的棗子混雜在一起吃了。曹彰中毒後,太後想找水來救曹彰,曹丕事先命令左右侍從把瓶罐都毀了,太後赤著腳跑到井邊,卻沒有任何汲水的器具。一會兒曹彰就死了。曹丕還想害死東阿王曹植,太後說:“你已經殺了我的任城王,不許再殺我的東阿王了!”

陸平原河橋敗,為盧誌所讒,被誅1。臨刑歎曰:『欲聞華亭鶴唳,可複得乎2!』

注釋

1 陸平原:即陸機。

2 華亭鶴唳:華亭,今上海市鬆江縣西平原村,是陸機故居。其地出鶴,當地人謂之鶴窠。後來用“華亭鶴唳”表示懷念故土而感慨生平,悔入仕途。

譯文

平原內史陸機在河橋兵敗後,受到盧誌的讒害,終於被殺。臨刑時歎息說:“想再聽一聽故鄉的鶴鳴,還可能嗎?”

王大將軍起事1,丞相兄弟詣闕謝2。周侯深憂諸王3,始入,甚有憂色。丞相呼周侯曰:『百口委卿!』周直過不應。既入,苦相存救。既釋,周大說,飲酒。及出,諸王故在門。周曰:『今年殺諸賊奴,當取金印如鬥大係肘。』後大將軍至石頭,問丞相曰:『周侯可為三公不?』丞相不答。又問:『可為尚書令不?』又不應。因雲:『如此,唯當殺之耳。』複默然。逮周侯被害,丞相後知周侯救己,歎曰:『我不殺周侯,周侯由我而死,幽冥中負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