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一 純淨的守望與珍藏(1 / 2)

這是一部心靈與生活的自白,一份知識女性的情感收藏,一個愛著過去、愛著今天、愛著這個世界的年輕母親的美好抒寫。

有一天,廈門大學管理學院的詹虹教授打來電話,說他們學院的一個博士愛好文學,寫了一部散文與詩歌集子要出版,想讓我寫篇序,不知我是否願意。對於廈大學生文學上的要求,我總是擔心自己的推托會傷了一顆對生活有著美感追尋的心,特別在這個文學作品隻能是在報刊娛樂版上發表的時代,所以總會盡己所能地去做點什麼,尤其是對於那些非中文專業的同學更是有求必應。好幾年前,也是在我們經濟學老師的推薦下,一個叫李弘的經濟學碩士找上了我的家門。年輕人在經濟主戰場上征戰了一番之後卻愛上了文學創作,攻讀碩士研究生期間除了完成專業學習外,更樂於“不務正業”地創作小說。我閱讀了他那充滿奇妙想象和有著人間煙火味的別致敘事,為他的小說寫了評論,還和廈門文學界的朋友為他開了場研討會。李弘畢業後到了廣州,後來竟被廣州文學院聘為專業作家。這次我照樣答應了詹教授,這樣就與劉萍認識了。如今人們常說“女碩士是李莫愁,女博士是滅絕師太”,但劉萍卻溫文爾雅,倒更像是小龍女。那時,我並沒有想到這位年輕美麗的女博士已經是個媽媽了,在她的十多歲的女兒的文字中,劉萍是一個“溫柔嫻雅的媽媽”,“長著一頭烏黑的頭發”,“鼻子高高的”,“嘴巴像成熟的櫻桃”,“白皙的臉上總是掛著‘冬日的暖陽’”。

“守望的幸福”守望的是簡單而透露著智慧的生活,是那漸行漸遠的追憶與思念,是中學、大學、研究生的青春時光和情愫,是老家的那棟老房子,是自己生活的城市的三角梅,以及家庭、學校、社會給予普通人的溫度。在那蔚藍色的生命底色中,有著劉萍粉紅色般的想象與夢幻,還有那飄飄欲飛的屬於純淨女子的蒲公英般的童真理想。劉萍說:“有些日子,被賦予了意義後,閃閃發光,如同嵌在歲月裏的珍珠,串起來,就是人生的珍寶。”如此這般,守望便也就成了珍藏。

劉萍愛回憶,愛思念,她用“一顆率性而纖細的心”,“緬懷那曾經的花樣年華和同行的朋友”,從中學到大學到研究生,她用她那素樸細膩的文字追憶著自己尋找幸福、體會幸福的心路,思念那心路上與自己相伴過、邂逅過的人和事。她以一首長詩邀請中學的同學相聚,她追憶一曲從1992年一直跳到了1993年的長長的舞曲,對於那位“識別度很高”的伊拉克同學,對於那幾位金門的朋友,對於那位邂逅的輕輕說話的男生舞伴,她都有著女性很敏銳的感動。因為“時間很殘酷,將我們的記憶一點點剝去,使我們漸漸遺忘曾經很重要的事情”。所以讀外語讀管理學專業的她,用文字將這一切寫了出來,為了守望,為了珍藏,也是為了讓幸福與他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