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鳳儀天下

國之宰輔,左右丞相。

僅這‘宰輔’二字,便足以概括這位置的重要,既要主宰,又要輔佐,百官的表率,皇帝的智囊。

即便資質平庸,如若矜矜業業,也能混到一個侍郎,如若有些學識,又能克己奉公,加以時日或許能升為尚書,隻是丞相這個位置,絕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坐到的。

緬西的左丞相已經告老還鄉,而如今的右丞相孟非語是景明帝在位時的開國元老,在宮中一直是清流一派,位高權重,自從得知正德帝意欲把淮南送與外族,便一氣之下在家稱病,拒絕來上朝,如今留在朝堂上的好多官員,都曾經是他的門生,連璟霄對他都是格外敬重,現在,一位男皇後居然要暫代左丞相一職,不僅與眾位同朝為官,甚至與他們的老師平起平坐,即便對方貴為皇後,卻也讓諸位大臣覺得——辱了斯文。

於是有人上奏了:“啟奏皇上,皇後雖然地位尊貴,但是上殿處理前朝事務實在有辱國體,還請皇上三思。”

連璟霄依然是用手拄著下巴的姿勢,仿似他早就料到會有人反對一般:“你是什麼官職?”

上奏的人一愣,隨後不卑不亢的回道:“臣叫齊芳琢,是新上任的戶部尚書。”

連璟霄點了點頭:“原來是你頂的之前祁舉年的位置,朕記得你之前隻是個翰林院編修,不過寫的一手好文章,對於水患的治理還有災情的處理都頗有見解和心得,孟相對你倒是頗多讚譽。”

齊芳琢聽皇上這麼說,有些驚喜的睜大眼睛:“微臣愧不敢當,隻盼不愧對老師與自己十年的寒窗苦讀。”

連璟霄點頭,掃向其他人:“還有誰跟齊大人是一樣的想法?”

隨後又有一人出列:“啟奏皇上,臣聽聞皇後曾在軍中做過隨軍大夫,還身處險境,憑一人之力救過皇上的命,的確有勇有謀,醫術精湛,讓人敬佩,不如,煩請皇後以後全權負責太醫局的事務,定會將太醫局發揚光大,還可以再兼管禮部,隻是怕皇後過於操勞了。”

連璟霄看著他挑眉,對方似是知道皇上所想,主動回道:“臣叫鍾健,是新上任的兵部侍郎。”

鍾侍郎說完,便候在一旁,本以為皇上會像剛才一樣,提幾句他的功績的,誰知皇上笑了一聲開口:“於嵐謙,你親自挑的人,似乎與你的脾氣不大一樣啊,這麼表裏不一,能說會道,早知道朕就該讓他去禮部。”

鍾健一驚,急忙下跪道:“皇上恕罪,臣失言。”

兵部尚書於嵐謙早就是連璟霄的人,與他相識多年,自然知道他的脾氣,聽著這話,也笑了笑回道:“皇上真是過獎了,這哪是能說會道,分明是弄巧成拙嘛,笨是笨了些,不過能力還是有的,之前緬西軍改了兩次武器裝備,都是他提出來的。”

連璟霄笑著瞪了於嵐謙一眼,隨後看向鍾健:“朕的確聽於尚書讚你對軍械頗為擅長,那你可知道朕大破京城之時用的攻城器械是誰發明的?”

鍾健聽到這個,眼中閃出一絲光亮,急忙道:“臣不知,但是那器械的威力之強大,臣實在佩服至極,若是用他來攻城,增加了效率,減少了傷亡不說,我緬西軍簡直就是無往不利,臣,懇請皇上讓臣見見這位先生,即便不能討教一番,臣也心滿意足。”

連璟霄好笑的看著他:“這次說話還算誠懇,能不能討教朕不知道,要看那人的意思,至於讓你見見,朕倒是可以應了。”隨後看向眾人:“還有誰有異議,今兒個一並提出來吧。”

一直未開口的右丞相忽然開口道:“皇上,臣有話說。”

連璟霄收起玩笑,認真道:“孟相請講。”

右丞相笑了笑道:“其實皇後的美名,臣一直都有聽聞,在百姓和將士之間的威望,並不隻是因為身為皇後就能得來的,臣鬥膽說句不大敬的話,身為男子竟位居皇後之位,已然是破了大例,絕古震今,卻依然被百姓所接受並認同,甚至皇上登基以來,無人因此事而生出不滿,足見皇後德厚流光,心懷天下,隻是臣有一事不明,皇後,已經貴為皇後,甚至無人能及,為何還要做這勞心勞力的左丞相?”

連璟霄聽著孟相的話,淡淡的勾了下嘴角看向始終靜靜站在那的遲滄海,他相信滄海就是有辦法讓這朝上的每一個人心生敬佩,心服口服:“自古皇後鳳儀天下,而朕的皇後,更要與朕開疆擴土,治國平天下,朕隻怕這一個左丞相,辱沒了他。”

右丞相也笑著點點頭:“那麼臣請問皇後,如何治國平天下?”

遲滄海看著那人嘴角那抹笑,在心裏笑著搖了搖頭,真不知道他對自己的那份自信到底從何而來,而再看孟相的笑臉,自然明白孟相之所以如此問,卻是在幫他服眾……隨後歎了口氣,向著右丞相點頭施禮:“滄海想先請問孟相,何為天下?”

右丞相:“普天之下,莫非黃土,自然是指我緬西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