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鸝鳴的回聲(1 / 2)

何百源

他叫石誠,36歲,是青樟市樟南區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庭長。經他審結的民事案件數以千計,著有《民事審理百例》等專著,是法院係統一位年青有為的人物。

然而,至今他仍是一位光棍漢。

驀然回首,他往往感到自己的愛情生活一片空白。是對事業過於執著地追求?是人生路上知音難覓?還是……這一切,他沒多想,也不願多想。他總是默默地等待生活的恩賜。

有人說過,特別熱愛生活的人,生活中往往沒有特別的嗜好。石誠就是屬於這一類型的人。如果說收聽電台專題節目也算是一種嗜好,那麼他的嗜好僅在於此。

那是一年前的中秋月明之夜,他和朋友們賞月後回到清冷的套間,一種孤寂感悄悄襲上心頭。他打開收錄機,希望有點抒情樂曲幫助排遣一下心中的落寞感。

從收錄機裏輕輕流瀉出來的,是一位女播音員陌生的然而令人感到十分親切的聲音。她正在和一位因父母感情破裂而得不到家庭溫暖的女中學生傾心交談。石誠聽了一會,感到這一類話題與自己關係不大,然而播音員委婉動聽的心音卻深深吸引住他。

他翻開廣播電視節目報查找良久,才搞清這是鸝鳴小姐主持的“寂夜心曲”專題節目。在這個時間段裏,由鸝鳴小姐與一位位來信訴衷情的聽眾傾心交談。

從此,石誠喜歡上了這個節目。不論工作多忙,也不論出差到什麼地方,每晚他都守候著子夜到來,以便聆聽鸝鳴小姐的心曲。有時,他因工作連續熬夜,而完成任務後早早入睡,也得讓鬧鍾準時將自己在這個時間喚醒。

他敬重鸝鳴小姐知識的淵博,舉例的精當,談話的絲絲入扣。她常常將自己擺到當事人的位置,然後就是設身處地的心聲的流露。她用愛心去解人心結,給失意者以直麵人生的勇氣,伴踽踽獨行者同步,使徘徊於十字街頭的人心中有了主意……

子夜,正是好眠時,收聽“寂夜心曲”的人隻是很少很少,然而那都是一些特殊的人啊!

由清純委婉的嗓音,石誠一次又一次地在心中勾勒鸝鳴小姐的形象。他堅信,隻有冰清玉潔的麗人,才有可能發出如此婉約動人的聲音。

一天晚上,他突然產生了一見鸝鳴小姐的渴望和衝動。

當“寂夜心曲”節目剛結束,他騎著摩托車飛一般衝到電台,向值班員說明了身份,要求一見節目主持人。

鸝鳴小姐趕到值班室。石誠一見,一個在腦海中長期勾勒出來的理想化的偶像傾刻幻滅。原來,鸝鳴小姐是一位受到過毀容的三十多歲的大齡姑娘……

過了許久,《青樟市廣播電視報》上一篇題為《她嫁給了廣播事業》的文章吸引了石誠,文章一角配有一幅光彩照人的年青姑娘的照片。石誠感到影中人十分麵熟。哦,想起來了,是他在心中日夜描摹的鸝鳴小姐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