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明白要趁早之米字路口問答17(2 / 2)

事實證明,表格做好之後,每一年我們的預期幾乎都與計劃一致,在合理範圍裏浮動,不會產生衝動消費和合理性之外的大筆支出。

我們互相收入透明,各賬號密碼透明,但各自管理,就是說誰也不向誰繳納收入。通常葉先生負責家庭日常支出部分,我負責我自己。也就是葉先生養家,而我絕大部分的吃穿用度——化妝品、包、衣服和請人吃飯等是我自己負責。

當需要車、房消費或投資等大筆支出時,我們會根據各自賬戶情況共同負擔。比如購買第一套房產時,我們共同出資並按五五比例公證了該房產的所有權。

該套政策建立在彼此信任消費習慣的基礎上,目前在我家比較行之有效,供你參考。

58

為了遇見他

Mermaid:瀟灑姐,說說單身大齡女青年的煩惱吧。您好像是29歲才遇到葉先生的吧?在這之前有沒有動搖過,覺得不會遇到能相守一生的人了?或者打算屈從生活找個一起過日子而非自己真正喜歡的人?

瀟灑姐答:我在28歲認識的葉先生。在那之前,大概是27歲那年,我曾產生了兩方麵的自我懷疑:一方麵是,是否真的會有人愛慕我這樣的性格與類型;另一方麵是,就算是有,會不會概率極低,我和這個人是否有彼此遇見的可能。

我還記得2006年冬天的一個傍晚,開車回到中國人民大學。當時我對自己的認知和對感情生活的希望降到了最低點,難過得連車門都推不開,隻好趴在方向盤上哭了一場。周圍走過三三兩兩去上自習和下課的同學。

哭了一陣,我覺得好了一些,突然看到車裏很亂,就開始收拾車裏的雜物。收拾的過程中我在想:什麼樣的人有可能與我互相愛慕?為了遇見他,我應該做些什麼?如果沒遇見,我應該為獨自長期生活做什麼樣的準備?

再後來的行動,都是以上三個問題的回答。我努力變得更漂亮,增加出席率,開始創業,也許都是某種遇到葉先生之前的鋪墊。

當時,在整個思考過程中,我隻想到了“真心愛慕”而不是“相守一生”和“過日子”,更從未想過“屈從生活”。向前走,最好是尋找和等待有結果,最差是有能力自己過一種豐富的生活,但肯定不要姑且的屈從生活。

找個不是真正喜歡的人“過日子”隻是生存層麵的需求,是最低級的模式,是認輸認命,是心死的開始。

59

堅持與放棄

油炸電風扇:瀟灑姐,當我在一件事上已經投入很大精力之後如果發現自己並沒有完全的勝算,我如何判斷自己現在的情況?當勝算多小的時候我應該選擇放棄?

瀟灑姐:幾乎沒有什麼事情是有完全勝算的。現存的一切公司都有在一年內破產的可能,現存的一切關係都有在三個月內崩塌的可能,所以我們人類活著本身就是一件必須投入很大精力的事,沒有什麼事是真能不動腦子省心的。反正無論幹嗎,先接受這個凡事都難爭取不恒定費腦子的事實,接受了就都好說。

有人問要是不接受怎麼辦?不接受就意味著不作為,不作為一切就會變得更難爭取、更不恒定、更費腦子。

關於放棄的決斷,是最難的人生決策之一。當初,我都是熬到絕望再放棄;再後來,我慢慢開始能夠在絕望前選擇放棄了。但真正的絕望容易辨認,折磨我們的往往是那殘存的一點點希望,好像有,又好像沒有。有無數雞湯、成功學說要堅持,還說放棄該放棄的、堅持該堅持的,這不是廢話嗎,跟沒說一樣。

對人和對事的堅持和放棄是有區別的:

要是人,就認知和感情重建來說,愛情難,友情、親情與合作易。前者靠化學和不可言說的東西支撐,有就有;後三者靠溝通可以更新認知,可以再爭取。婚姻三成算愛情,七成算親情,按這個結構把握。但前提是價值觀,做人如果道不同,怎麼建設都沒用,貌合神離的關係沒有價值。

要是事,全看自身的風險偏好。你的資金能支撐多久,你的信心能支撐多久,別人不知道,但你自己知道。常人一般能堅持到健康受損、親友憂心、完全洗牌重來的邊緣。突破邊緣而後事成的也大有人在,這些人在事成之前就呈現出不同於常人的觀念、意誌和技能。

祝你在選擇和放棄間體會到樂趣,祝我們雖然偶爾糾結於具體事件,但早已愛上整個充滿痛苦和快樂的漫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