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李應一步錯兩步錯最後不錯(2 / 3)

站在祝家莊和扈家莊的立場上再分析,他們也是經過了調查研究才認定,李家莊這個村子農業生態搞得好,也有很強的副業,村辦廠也少不了,支柱企業也不會是一家兩家,村民的年人均收入也夠可觀。祝家莊扈家莊跟你們聯合,也不會太丟人,於是就聯合了。可是,這種聯合僅僅是經濟上的,攤上別的事兒,這種聯合還管用嗎?

咱們接著往下看。

於是,杜興就帶著楊雄、石秀去見了李應。李應還真是個熱心腸,“不就是放一個小偷嗎,小事。行了,我幫你們要人。”當下他就答應了,派了副管家去帶著他的親筆信去找祝家莊要人,他則在家裏擺上桌子,跟楊雄、石秀二位喝上小酒了。此時的李應,還認為自己很有能量,這點小事兒祝家莊肯定得給我老李麵子啊,由此還結識了楊雄、石秀這兩個黑道兒上的人物,保不準將來能用上啊,人在江湖,多個朋友多條路。這應該是李應答應幫忙的第一動機。由此說,李應爽快地答應幫忙,把時遷從祝家莊手裏要出來,就有了基本理由,這也是李應能張嘴就答應的第一個原因。李應的心理底線就是李家莊與祝家莊是簽訂了友好條約的,好歹也是跟祝家莊聯合了嘛,李應是李家莊的法人代表,你們就是不給我李應的麵子,多少也得給李家莊一個麵子吧。再有一個原因,就是李應是把麵子給了管家杜興的。想想看,杜興一個有前科的人,能在李家莊當管家,想必與李應關係非同一般,管家老杜都答應了,我還能講什麼?至少我得給杜興一個麵子啊。

此時的李應,大概對水泊梁山還沒有一個具體的認識,至少表麵上還沒有一個具體認識。他對梁山泊的感覺,大概也就是局限於朝廷宣傳的那樣,梁山泊嘛,土匪嘛。但是李應是個外場人,梁山泊是反朝廷的,那是國家的事兒,咱們就是農民,國家的事兒,咱們少摻和,我幫著你們要人,是朋友上交往的事兒。可是李應沒有想到,他太自信了,聯合算什麼?你李莊主算什麼?世界上一切外在形式都代表不了實際內容。人家該看不起你,照樣看不起你。你李應也過高估計自己的身份了吧,人家祝家莊根本就不買賬。副管家灰溜溜地回來了,說人家不放人。李應還做夢呢,他認為副管家沒說清楚,“行了,行了,你這張嘴怎麼笨得跟棉褲腰似的呢,這點兒事也說不清楚?杜管家,你跑一趟吧。”得,杜興拿著李應的親筆信又去找人家了。可是,李應還是沒想到,杜興去了也不行,還讓人家給轟出來了。這一下,李應的麵子真就過不去了。倒是楊雄寬厚,忙著說,“算了,李莊主,別為這事兒壞了你們的義氣,傷了你們的和氣,影響了你們的盟約。”楊雄這是好話,可是好話不好聽,倒是把李應的火兒給激起來了。“他媽的,憑什麼不行?不就是放一個人嗎,就這麼不給我麵子。這聯合盟約還頂個屁事。行了,我親自找他們去。”

其實,你李應怎麼就不想想呢,祝家莊已經惹上事兒了,人家已經介入了與梁山泊的政治鬥爭,莊前就掛著反對梁山泊的大幅標語呢,這就是表明人家主動卷入了與梁山泊的衝突中。時遷打著梁山好漢的旗號又是偷雞,又是放火燒酒店,人家能放他出來嗎?

於是,李應氣呼呼地就去了,人家還是不放人。兩下裏還吵翻了,動手打了起來,李應也挨了一箭,受傷了。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他隻能尷尬地對楊雄說,“真是不好意思了,您二位看,這點小事兒我真是沒管好,也沒法兒管了,您二位另想辦法吧。杜管家,給這二位拿點兒錢,送他們走吧。”楊雄還不想要,“您看,吃了您的,還喝了您的,還讓您受了傷。我們心裏已經不落忍了,怎麼還要您的錢呢。不要,真不要!”李應真急了,“看不起我?你們可以看不起我的本事,不能看不起我的人格。拿著!”楊雄隻好拿著錢走了。這錢,是李應最後買麵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