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湖州苕溪(1 / 3)

■ 自然資源概述

苕溪在浙江省北部,屬太湖水係,包括東苕溪、西苕溪兩條源流完全不同的河流。今日的東苕溪源出浙江臨安東天目山北部平頂山南麓的馬尖崗,流經臨安市、杭州市餘杭區、德清縣、湖州市等地。由於東苕溪入杭州市餘杭區境後呈西南—東北流向,經瓶窯、安溪,橫穿餘杭良渚文化遺址群的北部,將遺址群分隔為苕溪西北與東南兩片,然後又在獐山鎮的西側北折,逕流入太湖。西苕溪是太湖上遊的重要支流,位於浙江省湖州市境內。

《苕溪漁隱叢話》:

南宋胡仔(1095?—1170)編。仔字元任。徽州績溪(今屬安徽)人。係舜陟次子。少時因父蔭授迪功郎。紹興六年(1136)侍親赴廣西,居嶺外7年。後遭父母之喪,賦閑20年,卜居苕溪,以漁釣自適,自號“苕溪漁隱”。紹興三十二年,赴官閩中,後又歸苕溪。

■ 交通路線

(1)距離蕭山機場150公裏;距離上海機場250公裏。

(2)從湖州汽車總站坐2路車直接到苕溪西路。

(3)從湖州公交總公司坐201路到苕溪路口。

休閑項目:飛英塔、府廟、潮英橋、蓮花莊、湖州毛筆博物館。

飛英塔

湖州飛英塔是我國現存的唯一的一座“塔中塔”,有內外兩個塔。內為石塔,在石塔的外圍又建造一座磚木結構的外塔,形成塔中有塔的奇觀。傳說飛英塔是陳武帝陳霸先(陳霸先是南北朝時期陳朝開國皇帝)為他心愛的飛英姑娘建造的。

據誌書記載,唐鹹通年間(860—874),有僧名雲皎,遊曆長安時,得僧伽大師(又名泗州大聖菩薩)所授“舍利(注:指佛祖釋迦牟尼火化後的遺骨)七粒及阿育王飼虎麵像”,歸來後建石塔藏之。石塔始建於中和四年(884),成於乾寧元年(894),名上乘寺舍利石塔。後因稱有神光見於絕頂,遂於北宋開寶年間(968—976),於石塔之外增建木塔經罩護之,從而形成別具一格的“塔裏塔”。根據建外塔緣由,取佛家語“舍利飛輪,英光普照”中之二字為塔名,更名為飛英塔。上乘寺也因塔易名“飛英塔”。

蓮花莊

蓮花莊位於湖州市區東南隅。元代書法家趙孟頫於此處建造別墅,開辟蓮花池,建造鬆月齋、水月亭等,故名蓮花莊。

蓮花莊原為趙孟頫幼年讀書之處。明代仍保存完好,清末遭毀。1986年湖州市人民政府予以修複,並將毗連的潛園劃入,使之連成一片。總麵積為112畝,其中三分之一為水麵,分成三個景區。

西區臨橫塘路為大門,門額由著名書法家趙樸初題寫。進門左側有趙孟頫手筆《吳興賦》全文石碑,碑前有青卞居,後有集芳園,右側有請勝池,臨池建鬆齋、鷗波亭,齋與亭以回廊相連。

西側的蓮花峰是趙孟頫時代的舊物,上刻蓮花峰篆字,正是他的手跡,峰上的題山樓、鬆雪齋與鷗波亭是趙孟頫一生中最堪紀念的建築物,他的許多傑作都在此完成。

重建後的蓮花莊,四時景色各異,品味不竭,莊內還有當代書畫名家題字。是文化藝術愛好者的旅遊首選。

■ 現有農家樂(漁家樂)和賓館

湖州華亭賓館(湖州市吳興區苕溪西路北寧長巷51號)

華亭賓館是集客房、餐飲、娛樂、桑拿、棋牌、商務為一體的綜合性經濟酒店,高19層,豪華氣派,視野開闊,其現代時尚的海派建築風格,清晰便利的交通網絡、風情變幻的優雅景觀,擁有“鑽石樓”的豪華與尊貴。華亭賓館位於苕溪路與北街的交彙處,地處湖州市中心的商業繁華地段,北臨苕溪路,東臨北街,並與河濱公園隔街相望。周圍公園、廣場林立,有河濱公園、橋園、健體中心、飛英公園等,傍依市河,環境優美,空氣清新。華亭賓館擁有106間豪華客房,平均麵積超過50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