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6章 傳送陣(1 / 2)

十天後,飛雲舟在‘武威關’降落停留,隨即在一處名為‘寧舒堂’的院落之地安頓下來。不理一眾後進弟子滿臉困惑,寧老祖大手一揮,示意方墟子安頓眾人,隨即自顧選了一間靜室,入內安頓不提。

待得老祖安頓後,方墟子臉帶笑意的為眾人一一解惑來。

原來武威關乃大燕國西陲邊關大城,其城郭方正,橫豎六百裏,城牆高達二十丈,其上雕刻著玄奧繁複的護城陣法,多達十數套,相互牽連,一環套一環,環環相扣,可謂是池深城高,即便元嬰修士,相應強自攻克,也得費勁心力,而其餘金丹,則想都別想。

而武威關又歸屬於燕國十八州之一的甘露州,具體甘露州中心城池甘露城遠達二千多萬裏,如此遙遠距離,即便如寧老祖這樣元嬰修士全力遁飛,也得半年時間。

雖然修士大多壽元悠長,不過長久花費在如此枯燥遁飛上,還是太不劃算,更何況是修真子弟,愈合是凡人了。這隻是一州之地,更別論一國,乃至青玄大陸了。

鑒於類似情況,經曆太、上、遠‘三古’以來眾多賢達不斷積累研究,結合對空間法則的領悟,終於創出了大大小小的傳送陣。小者不過傳遞數裏地,大者則遠達千萬裏,乃至數億裏地,甚至更長更遠,而且一次傳送人數,少者一人,多者百十人不等。

比如武威關到州府甘露城,就有所謂的小型傳送陣,當然甘露州到大燕帝都中正城,就是大型傳送陣了。說的周圍一眾暗自咂舌,兩千多萬裏的,這還僅僅是小型傳送陣。

不理眾人反應,方墟子談興起來,繼續解釋一番。前麵提到傳送陣的好處,後麵則是冷水撲麵,絕了眾人暗自弄個傳送陣玩玩的念頭。原來對應於傳送陣的大大小小,無論是布陣材料,耗費精力,還是啟陣靈石都有極大詫異,總得來說,就是耗費驚人,非一般人能承受。

相比於傳送陣的劣勢,卻遠遠不能打倒智慧的修真者,畢竟其作為超長傳送的工具,實在是太具經濟與戰略意義。

經曆長久以來,其大都掌握在國家或是大型宗門手裏,每次啟動雖然耗費甚巨,不過通過收取靈石足以收回,且還有足夠的賺賬。

例如武威關傳送陣,一次傳送人數就是二十人,一次傳送攏共收取低階靈石八百塊,也就是每人低階靈石四十塊。這相當於武威練氣修士三年又四個月的宗門月供了,而對於築基修士,也是四個月的宗門月供,因此傳送陣非一般人可以承受,這成了至理名言。

聽得方墟子所言,眾人心中暗自驚詫,想想後續的大型傳送陣,恐怕收取靈石更是甚多,繼而才釋然開來,難怪宗門隻能出二十人了,實在是‘路費’太貴啊。

話末提到‘寧舒堂’乃宗門一處別院,隨後自然是眾人各自選擇院落安頓不提。事實上,‘寧舒堂’乃依山所建,大大小小的院落群數下來,恐怕也有兩三百套,畢竟如此巨大城池,其間有低矮小山,不足為奇。

兩天後,日上三杆之際,寧老祖打頭,眾人分作兩批,登上大街上兩輛由一階妖獸犀角馬拉動的桐木車。一陣風馳電掣,來到一處莊嚴肅穆之地。

下得車來,眼見兩百丈外是一處大殿,匾額上曰‘子午’,整個大殿泛著森嚴,四周氣勢高昂的藍衣軍士肅穆站立,幾乎三步一崗,十步一哨的地步。

要說眾人為何不馭物飛行,無奈城中有禁空陣法監測的條令,除非元嬰修士,否則觸之則罰。曾經有金丹假嬰修士不信邪,馭物飛行,結果當眾被護城軍中神秘修士順手摸去,人們猜測定是元嬰出手。

牽頭自有方墟子打點一切關要,至少人人都得大概報備出身,還有一塊丈許大小的褐紅巨石,需得人人肉掌觸碰,監測出身是否良善。據說對一些妖族、邪修等,均可一一探出。

隻是趙武陽心裏暗自嘀咕,大凡身懷叵測之輩,恐怕都非易與之輩,自有多種法子避開,此等測驗之法,想來大多針對那些修道低微之輩罷了。

聽說是紋水宗寧素道帶隊前往帝都拜壽,早得上峰指示的大殿負責人親自到殿門口相迎。趙武陽輕掃一眼,就知道是金丹修士,也是年過半百之人,胡須灰白,暗紅衣袍遮不住其矮碩之軀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