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手裏的幾顆聚靈元,莫言一陣傻笑。此時,他是心情舒暢的很,剛才的沮喪鬱悶,早就煙消雲散了。
經過意外的煉元成功,他又信心滿滿起來。於是乎,為趁熱打鐵,又風風火火的投入了煉元事業之中。
先前的煉元經驗,對莫言幫助不小。他在接下來的煉元中,雖然還是大半會失敗,但已經可以做到每幾十次中,煉製成功一次。對此,他是心滿意足了,畢竟自己隻是一個初學者,又是自學無人指點,能夠有現在的成功率,就該謝天謝地了。
之後的數天內,莫言瘋狂進行著煉元,一下就將剩餘的元精材料,用的一空。為此,他不得不暫時放緩煉元進度,加緊用神秘小鏡繼續培育一批批元精材料。
就這樣,一邊在源源不斷提供煉元材料,一邊則如火如荼、走火入魔般的瘋狂煉元。
一晃眼,三個多月就過去了。在這段時間內,莫言的煉元水平從很生疏,變得逐漸熟練,而原本數十次之內才能成功一次的煉元概率,也被他縮減為每十幾次就能成功煉製出元核,並且每次出產的聚靈元,也增加到了四至五顆的數目。
此時此刻,莫言麵前的竹桌之上,放滿了數十個大小不一的圓形玉瓶。其內所裝之物,自然是他這些日子以來的辛苦結晶——聚靈元。
莫言滿臉欣喜之色,笑得連一雙眼睛都眯了起來,簡直一副窮小子發了財的欠揍模樣。
通過這麼一番煉元,莫言對所謂的煉元術已經有了全新的認知,並隱隱認為自己在聚靈元的煉元方麵,已經有了相當不錯的造詣。
為此,他心中不止一次的偷偷意淫覺得自己恐怕在煉元術上有著很大天賦,同時也認為那些典籍上反複提到關於煉元是極為困難之事,應該有些誇大其詞。
其實,莫言這種想法是大錯特錯的。他能夠在短時間內,有如此的煉元造詣,根本就不是因為什麼狗屁天賦,隻不過熟能生巧而已。
煉元的高難度、高消耗和低產出在修仙界是共識,就因為這些無法避免的難題,不知道扼殺了多少煉元天才。
想想看就知道了,煉元的理論知識是可以在短時間內通過一些典籍就學到的。可煉元真正的核心是實踐,隻有在不斷地煉元當中,才可能讓一名煉元術士成長起來。
然而,這卻又是難以做到的。要知道,培養出一個煉元大師的代價實在是太高了,這幾乎就是用元精砸出來的。
因此,即便是一些實力不俗的修仙門派,也是大感吃得消。大多數修仙者若需要製元核,寧可將手中材料交給一些早已成為煉元大師的修士去煉的,這樣成功率就高多了。
其實,他們也很想讓自己或者自己門派的人來煉元,可是這個失敗的後果,實在是會損失慘重的,元精又極為珍貴,怎麼可以隨便亂用。
新的煉元術士極難有煉元的機會,而那些早已成名的煉元大師,也並不是說可以隨便煉元的,他們煉元的成功率,也不見得有多高。而影響其成功率的關鍵就是同一種元核煉製的次數——若煉元經驗有了,那些就欠缺對同一種元核的煉製熟練度了,也就是說隻有反複經常去煉製同一種元核,才有可能提高對這種元核的煉元成功率。
可元精又太過稀少珍貴,不可能有人會將大量元精用於同一種元核的煉製上。
因此,一位煉元師終其一生,也不可能對同一種元核有過多煉元機會。所以,煉元成功率,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