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初始(1 / 3)

衡越王朝臻徳二十一年,國泰民安。臻徳帝膝下十二個子女,其中七女五子。最寵愛九女兒鳳曦瑤,一出生就予其封號“清寧”,史稱“清寧公主”“清寧帝姬”。清寧公主乃天下六美之一,時年十六歲,生母靖德皇後,與睿王鳳宸曄同母。

衡越王朝驃騎大將軍,屢立戰功,臻徳九年被封為義安侯,授予其世襲,其子銀安煜為世子,其女銀安妍封為“紹卿翁主”,臻徳十九年,義安侯世子立下戰功,封為“鎮南將軍”,臻徳二十年隨父征服北方匈寇,被封為“左將軍”。其女銀安妍卻在王朝中名聲一般,武功在眾人眼裏看來不過繡花拳頭,不散琴舞。唯一出彩的,恐怕就隻有天下六美之一的這張臉了。

在衡越國之中,就有四位天下六美之一,便是靖德皇後、清寧公主、驃騎大將軍義安侯夫人,自然還有義安侯夫人的女兒紹卿翁主銀安妍了。眾人常將清寧公主與紹卿翁主相比,有的說清寧公主不僅貌美且端莊,有的說紹卿翁主絕色不凡。隻是這兩人卻是超級好閨蜜,外頭的名聲麼?都是些幌子,在清寧公主看來,溫柔嫻淑?這是什麼字?不認識。在紹卿翁主看來,武功一般?嗬,那她這暗地裏天下第一殺手的名號是怎麼得來的?

果然,看人不能看表麵。

臻徳二十一年,科舉之時,一人名喚安晏之人寫下的《帝王之政》名揚天下,其中“立紀綱,飭法度,懸諸象魏之表,著乎令甲之中,首於岩廊朝寧,散於諸司百府,暨及於郡國海隅,經之緯之,鴻巨纖悉,莫不備具,充周嚴密,毫無滲漏者是也。”與“振怠惰,勵精明,發乎淵微之內,起於宥密之間,始於宮闈穆清,風於輦轂邦畿,灌注於邊疆遐陬,淪之洽之,精神意慮,無不暢達,肌膚形骸,毫無壅閼者是也。”甚得君心,皇上大筆一揮,安晏高中狀元。

於是,今日,新科狀元便在京城之中遊街,引來不少百姓紛紛注目,這一看,哎呀,這狀元郎可真是長得一表人才,人中龍鳳,玉樹臨風······雲雲。新科狀元這麼一遊,不知得了多少閨中小姐的芳心。

皇宮

早朝一下,各大官員紛紛將安晏的路堵得進出不得,“安大人在朝堂之上那“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真是講得頭頭是道。我等深感佩服。”

百官至今記得,這位新科狀元回家之後再次奮筆疾書,向皇上遞上了一份“施行仁政”的奏章,以此發表自己觀點,結果皇上龍心再次大悅,在早朝之上相問,這位新科狀元麵不改色回答的頭頭是道。使皇上連連點頭,歎“吾之衡越有大才矣”。

這些老狐狸們自然是要拉攏這位狀元公,如此神才,誰能得到,必定前途無量,所以早朝一下紛紛獻殷勤。安晏淡淡一笑:“大人謬讚,安晏才疏學淺,怎比得上諸位大人。”

“狀元公謙虛了,若你才疏學淺,那這衡越王朝就沒幾個真才實學的人了。”

“狀元公如此才華,吾深感敬佩。”

這時,又一個聲音響起,“狀元公今日表現,令老夫很是欣賞,不知可否賞臉來府中一座?”百官轉過頭去,見右相大人正滿臉笑容的望著安晏,誰都知道,請狀元公入府,定是等時機成熟之後將自家小女許配與他,這樣做了人家嶽丈定然這位狀元公便成了他家的人了,隻可恨這位是右相,不敢與之相爭,百官不由在心裏暗罵。

安晏麵不改色,“多謝大人好意,本來是要答應的,不過家中有事,改天安晏一定登門拜訪,親自賠禮。”

右相的眼中閃過不明,明眼人都知安晏這是在拒絕被右相大人收攏在勢力範圍之內,不由歎這狀元公真是好生大膽,難不成這位狀元公是想獨善其身麼?這樣,這狀元公豈不是王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