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廟會偶遇(1 / 2)

蘇雲帶著燒餅和元寶倆個書童剛剛出了蘇府就發現今天江陰城此時人山人海,比肩接踵,紛至遝來。雖然蘇雲心中想早點將布施的銀兩帶到鐵柱觀交給慕雲道長,但是行走在江陰城繁華的道路上,漸漸的也被周圍熱鬧人群的氣氛所感染,慢慢的放慢了腳步,恢複到原來放蕩公子的姿態,悠閑的行走的在江陰城人來人往的街道上。

此時已經快至晌午,街道兩旁的人們絡繹不絕,江陰城的繁華此時盡顯在眼前,蘇雲等人一路走來,不時的會有幾個孩子手裏拿著糖人或者風車相互追逐嬉戲,或者是行人投來友善的目光,在城門口通向城隍廟的這條街上,此時已經是被人群擠的是水泄不通,街道兩旁的商品更是琳琅滿目,有胭脂水粉,瓷瓶瓷罐,也有孩子們最喜歡的糖人,麵人。再往前就到了食品街,在這裏香飄四溢,彙聚了八方的美味,蘇雲等人都被勾起食欲,再也不想往前再走。這裏還有江陰縣城有名的酒樓——望月樓,不過今日這酒樓已經被江陰縣城的一位鄉紳周半城包下了,並不接待其他客人,據說,周半城的千金小姐今日要在酒樓二層的雅間——春香閣拋繡球招婿,這個時候望月樓門前已經圍滿了人,很多年輕人都躍躍欲試,要知道,這周半城可是這江陰縣城僅此於蘇遠山的富戶,要是能被僥幸招上,後半生可以說是吃喝不愁,再者說,周府千金也是一位絕色美女,不知道這江陰縣城有多少人為之傾倒呢。在望月樓的兩邊也有各種地攤小吃,有賣烤紅薯,包子,羊肉串,刀削麵——

再往前,就到了城隍廟,在廟門的左側,是由官府和當地富商出資修建的戲台,請得著名的戲班“梅園”在這裏唱歌七天七夜,在戲台的旁邊有個梅花樁,上邊站著兩個人正在伴著鼓點舞獅子,隻見這隻獅子不時的跳躍,翻轉,扭身,甩尾,直走到樁的最高處突然停了下來,隻見這獅子突然用後兩隻腳站了起來——原來是舞獅頭的小夥子站到了舞獅尾的小夥子的肩頭,贏得了陣陣喝彩,在旁邊有賣藝的雜耍,踩高蹺,噴火,變魔術,還有一個四十多歲虎背熊腰的大漢正在表演胸口碎大石,在他們旁邊,還有兩個人,其中一人麵容較黑,五短身材,頭頂上留著短發剪成了一個心形正在表演貫口,他旁邊的那位麵容憔悴,頭發有點自來卷,手裏正捧著瓜皮帽,點頭哈腰的正在給過往的行人要錢。

“少爺,我看這天色還早,要不我們在這縣城裏好好耍玩一番,這城隍廟會一年才舉辦一次啊。”一旁的燒餅興興的說道。

“這個不好吧,要是耽誤了去少爺的事,回去以後老爺一定會打我們板子的。”一旁憨厚的元寶擠著臉上的肥肉說道。

“我覺得先逛廟會,這裏距離鐵柱觀也不過十多裏的路程,用不了半個時辰就能走到,而這廟會可是一年一次,錯過了隻能等明年了。”蘇雲興奮的說道,他對今年的廟會也是十分的期待。

突然,燒餅的眼睛一亮,用手指著遠處,吃驚的叫道:

“快看,時間竟有如此美貌的女子。”

蘇雲三人順著燒餅手臂指的方向一看,隻見一位十五六歲的女孩背依著一顆大樹,身前插著一柄古色古香的寶劍,劍身上插著草標,正在那裏售賣。

這名少女雖然隻有十五六歲,臉頰還顯得有些幼稚嬌嫩,但是已經是江陰城裏難得的美人,和周財主家的那位千金比較,就好比是一輪皓月比對著瑩燭之光,天壤之別,怪不得閱美人無數的燒餅都會為之尖叫。

隻見這名少女此時後背依靠著一個古槐,身著杏黃色的衣衫,一頭光可鑒人的秀發隨意的紮了一個發髻,隻插著一根長長的木簪,幾縷青絲寫意般的垂在胸前背後,非常美麗。

少女自鼻子以下都蒙著一層輕紗,使得過往的行人都難以看清她的玉容,身前在地上插著的寶劍,劍鞘鑲嵌著七顆黑色的寶石,用金絲連成北鬥七星的圖案,更像一柄傳世的寶物。劍身上插著草標兒(草標兒是在售的物品象征,《水滸傳》中楊誌賣刀時,他寶刀刀身上就插有草標兒),正在售賣。

蘇雲主仆三人見到這少女都非常驚奇,驚奇這名少女雖然才十五六歲的年紀,但是在這江陰城裏已經是難得一見的美人,絕對不是蘇雲等人平日裏所見的胭脂俗粉可以比擬的。雖然臉上有輕紗遮麵,使人難以看清她的容貌,但是玲瓏逸透的麵容依舊是若隱若現,更是顯得神秘迷人,而且這名少女身前這柄絕世寶劍非尋常人家所有更是蘇雲三人覺得有些神秘。

蘇雲喉結動了一下,吞咽了一口口水。在剛剛看到這名少女的時候他已經被這少女的美貌深深的吸引了,若不是今天要給鐵柱觀送布施的香油錢,他一定要把這位少女請到家中做客,然後……

“要是不能按時把布施給鐵柱觀的香油錢送到,回去一定會被老爹打板子的……但是如果錯過這次機會,以後可能再也無緣與這位姑娘見麵……”

熱鬧的街道上,蘇雲逐漸放慢了腳步,在少女的麵前徘徊不前,同時也正是正在蘇雲在少女麵前不時的徘徊,同樣也吸引了這少女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