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戰 第十一章 任務(2 / 2)

“沒關係,接下來,我們來說說目標吧?”桔梗笑笑,試圖帶著大學生進入話題。

“她是我女朋友。我的這位女朋友不高,也不太矮,不胖,但自以為不瘦,貌不是公認的美女,隻是我看著舒服而已。總之,不出眾。但是,我從認真地認識她到有好感用了一個小時,到喜歡用了兩天,到和她在一起用了四天。到現在,半年多過去,難以自拔。她有她獨特的辨識度。她是個平靜的女孩兒,平靜到一杯熱水灑在麵前甚至連個“啊”字都沒有。她不為既成事實的不幸浪費感情。你能懂那種感覺麼?處變不驚,或者是……”大學生說到這裏停了下來,好像是開始回憶他的女朋友一般。

桔梗望著大學生有些無神的目光,總覺得這樣的女子似乎是有一些清冷,不食人間煙火的女神可不是最討男人喜歡?

“她和我第一次談話,提的是在黑板上畫黑板的哲學問題。第一次約會,正趕上學校的校慶典禮,她在會場外麵等了我三個多小時,可見麵第一句話卻是“我猜你應該比我著急”……”大學生說到這裏很是甜蜜的笑,桔梗也跟著笑,這種感覺桔梗似乎很是了解。

“她能一麵看季羨林關於禪宗、佛教的解讀和我交流其中的情趣,一麵學數分、線代,寫程序,從170多人的大班裏以第二名的身份脫穎而出。她能一麵和我針鋒相對地辯論,從定義到邏輯,從價值到手段,一麵幫我把不好洗的衣服一件件洗淨,連吃提子都洗淨、剝好了皮給我……我不知道她是不是還有什麼能力我不知道。最美好的是,她雖然看起來無所不能,卻依然能讓我覺得自己被需要。有時我不懂我們為何能在一起。我們有很多不同:從形象到性格,從思維模式到行為方式。為此,她曾發明了一個美麗的說法,叫“不對稱的美”。當然,相似的地方也有。關於文藝:我文藝得太隨便,她隨便就很文藝。還有,最重要的相同的地方:我們都尊重個體的獨立。上麵的問題大概就因此不是什麼問題了吧。有時我也不懂我們彼此間是怎樣的需要。說是談戀愛,彼此卻好像一把傘,需要的時候撐起來就走,不需要的時候放在一邊也沒什麼麻煩。搞得我有時琢磨,是不是該有點兒表示了,拎二斤提子過去,結果人家說不愛吃,都給我剝著吃了。”大學生特意抬起頭看了正在品茶的桔梗一眼,善解人意的加了一句。“如果隻是這麼說,似乎是很難感同身受吧?也許應該加點事例才好。”

桔梗有一句名言,叫做世上根本沒有感同身受這麼一回事,刀子不紮在自己身上,你就永遠不會知道有多痛。所以似乎大學生怎麼說,桔梗都很難感同身受,不過這一次卻是出了些意外,桔梗恰好很懂,很是感同身受,不過這並不影響桔梗讓大學生繼續說下去的意思。從一開始的敷衍,到慢慢感興趣,然後到現在,桔梗是真的很想聽完這個故事。

“寒假結束回B市,不管她的極力反對,我在西站邊的網吧等了一晚,這樣可以在早上接到她,把她送回宿舍。後來我懂了,去接她不是她的需要,是我的需要,而這兩點都讓我喜歡並享受著。即使有天去不了也沒什麼,她會自己回到宿舍,就像把我的禮物帶到我宿舍樓下,然後給我發一句淡淡的“到了”。也許,這種建立在不需要中的需要才是穩定的吧。去研究生麵試前我跟她說,如果麵試不成就要工作了,不知提早進入社會對這段感情意味著什麼。她的回答給了我答案:意味著她每周來給我洗一次衣服。再過幾天,我們去錢塘江邊一起看日出。當人們為躍出的太陽歡呼雀躍的時候,她提醒我回頭看樹上寂寞的月亮:僅僅幾個小時之後,她從所有人的焦點變得如此孤單,功名榮耀的得來與失去是何其容易與突然。但是,夫複何求呢?我想這種關係就叫愛吧。你說呢?”

等大學生一口氣講故事說到這裏,桔梗恰好剝好一顆茶雞蛋,卻遲遲沒有放進嘴裏。桔梗一直相信,世間萬般變化隻是一個故事,不然怎會有那麼多的起承轉合,那麼多伏筆懸念,曲折分曉,和高潮迭起。那麼多的情理之中與意料之外,那麼多的慕然回首和恍然大悟。如果說大學生之前講的那些是這個故事的情理之中,那麼接下去的故事便是意料之外了吧?桔梗拿著一個光溜溜的雞蛋,以一個好奇到恰到好處的姿態等待著大學生將故事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