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趙嘏(1 / 1)

詩人名片

趙嘏(約806—約852或853)

字號:字承佑

籍貫:山陽(今江蘇淮安)人。

作品風格:圓熟精潤

個人簡介:年輕時遊曆四方,大和七年(833)預省試進士不第,留居長安多年,其間曾任幾年幕府。後回江東。會昌四年(844)進士及第,任渭南尉。後卒於任上。其七律、七絕最多出色。有《渭南集》。

長安秋望

趙嘏

雲物淒清拂曙流,漢家宮闕動高秋①。

殘星幾點雁橫塞②,長笛一聲人倚樓。

紫豔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

鱸魚正美不歸去③,空戴南冠學楚囚④。

【注】

①漢家宮闕:指唐朝宮殿。

②雁橫塞:大雁從邊塞上橫空而來。

③“鱸魚”句:此處引用張翰故事:西晉張翰,曾為齊王司馬冏的幕僚。秋風起,他想起家鄉的鱸魚、蓴菜,便辭職歸家。其實上是預感到政局混亂而自保,不久“八王之亂”起。

④南冠:楚冠。《左傳》:“晉侯觀於軍府,見鍾儀,問之曰:‘南冠而縶者誰也?’有司對曰:‘鄭人所獻楚囚也。’”後來人們用“南冠”代指囚犯。

這首七律通過詩人的所見所聞,寫深秋拂曉的長安景色和抒發羈旅思歸之情。

首聯寫景,主要是長安的全景。在一個深秋的早晨,詩人登高而望,眼前淒冷清涼的雲霧緩緩飄遊,景象迷蒙而壯闊。詩中“淒清”二字,有主客觀兩個方麵的因素,秋意的清冷,襯托出心境的淒涼。正是這兩個字,為全詩定下了沉重的基調。

頷聯寫仰觀。“殘星幾點”是所見,“長笛一聲”是所聞;“雁橫塞”、“人倚樓”一動一靜兩種形態這樣的安排,獨具匠心。寥落的殘星,南歸的雁群,這是秋夜將曉時天空中最有特點的景象;高樓的笛聲又作了恰到好處的烘托。天剛擦亮,西半天上還留有幾點殘餘的星光,北方空中又飛來一行遷徙的秋雁。詩人的注意力正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忽聞一聲長笛悠然傳來,尋聲望去,依稀看到有人背倚欄杆吹奏橫笛。笛聲悠揚哀婉,是在喟歎人生如晨星之易逝。這一聯是趙嘏的名句,選景典型、韻味清遠。

頸聯寫俯察。晨光大明,眼前景色曆曆可辨。紫菊半開,紅蓮凋謝,正是深秋時令的花事;以“靜”賦菊,以“愁”狀蓮,都是移情於物,擬物作人,不僅形象傳神,而且含有濃厚的主觀色彩。目睹眼前這憔悴含愁的枯荷,追思往日那紅豔滿塘的蓮花,使人不禁會生出紅顏易老、好景無常的傷感;而籬畔靜穆閑雅的紫菊,儼然一派君子之風,更令人憶起“采菊東籬下”陶淵明,油然而起歸隱三徑之心──寫菊而冠以“籬”字,取意就在於此吧?

上麵三聯所寫清晨的長安城中遠遠近近的秋色,無不觸發著詩人孤寂悵惘的愁思;末聯則抒寫胸懷,表示詩人毅然歸去的決心:家鄉鱸魚的風味此時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卻囚徒也似的留在這是非之地的京城,所為何來!“鱸魚正美”,用西晉張翰事,表示故園之情和退隱之思;下句用春秋鍾儀事,“戴南冠學楚囚”而曰“空”,是痛言自己留居長安的無謂與歸隱的不宜遲。

詩中的景物不僅有廣狹、遠近、高低之分,而且體現了天色隨時間推移由暗而明的變化。特別是頷頸兩聯的寫景,將典型景物與特定的心情結合起來,景語即是情語。詩人將這些形象入詩,意在給人以豐富的暗示;加之以拂曙淒清氣氛的渲染,高樓笛韻的烘托,思歸典故的運用,使得全詩意境深遠而和諧,風格峻峭而清新。

後人點評

宋人葛立方曰:“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當時人誦詠之,以為佳作,遂有“趙倚樓”之目。又有《長安月夜與友人話歸故山》詩雲:“楊柳風多潮未落,蒹葭霜在雁初飛。”亦不減“倚樓”之句。至於《獻李仆射》詩雲:“新諾似山無力負,舊恩如水滿身流。”則謬矣。(《韻語陽秋》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