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杜秋娘(1 / 1)

詩人名片

杜秋娘

作品風格:真率優美

個人簡介:原為節度使李錡的妾,後因善唱《金縷衣》曲入宮,受憲宗寵愛。穆宗立,為皇子保姆。皇子被廢,秋娘歸鄉,窮老無依。

金縷衣①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須惜少年時。

有花堪折直須折②,莫待無花空折枝。

【注】

①金縷衣:指華麗貴重的衣服。

②堪:可以。直須:就應該。

金縷衣

這是中唐時期的一首非常流行的歌詞。

這首詩的含意非常通俗易懂,可以用“珍惜時光”這個詞來概括。這原是一種每個人都懂的道理。可是,它使讀者感到願望單純而強烈,使人感到無比地震撼,有一種不可抗拒的魅力。全詩每一句似乎都在反複強調那個意思“莫負好時光!”而每句又都有些微妙變化,重複而不囉嗦,回環不快不慢,形成優美的輕盈旋律。

前兩句句式一樣,都以“勸君”開始,“惜”字也出現了兩次,這是二句重複的因

素。但第一句說的是“勸君莫惜”,二句說的是“勸君須惜”,“莫”與“須”的意思是相反的,這就是重複中的一些變化,但是主要意思是不變的。“金縷衣”是非常貴重的衣物,卻“勸君莫惜”,說明世間還有比它更為珍貴的東西,這就是“勸君須惜”的“少年時”了。為什麼這麼說呢?詩句未直說,那本是不言自明的:“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然而青春使非常寶貴的,一旦逝去是再也回不來的。一再“勸君”,用規勸的語氣,情真意切,有很濃厚的歌味和娓娓道來的神韻。兩句一個否定,一個肯定,否定前者是為了肯定後者,似分實合,虛實相生,形成了詩中第一次反複和詠歎,它的旋律和節奏輕盈舒緩的。

詩的三、四句則構成又一次的奉勸和詠歎,從詩的表麵意思看,與前麵兩句沒有什麼差別。這樣,除了句與句之間的反複,又有上聯與下聯之間的旋律的承接。但兩聯表現手法卻很不一樣,上聯直抒直接誒表達感情;下聯是間接用了譬喻的方式。於是重複中存在著變化。三、四句沒有一、二那樣的句式,但意義上體現上卻使疏通同歸。上句說“有花”應該怎麼做,下句說“無花”會是什麼樣的結果;上句說“須”怎樣,下句說“莫”怎樣,也有肯定否定的對立。二句意義又密切相關:“有花堪折直須折”是從正麵說“把握時機”意的意思,“莫待無花空折枝”是從反麵說“莫負好時光”的意思,表麵不同,實為相同,反複傾訴同一調子,是“勸君”的繼續,但語調節奏由慢到快,由低到高,由輕到重。“堪折──直須折”這句中節奏短而快,力度很強勁,“直須”比前麵的“須”更加強調應該這樣做。這是對青春的放聲歌唱。這裏的豪放和熱情,不但坦率、直接,而且形象和諧優美。

有這樣一種歌詞,簡單幾句話,反複吟唱,就能夠獲得醉人的風韻;而《金縷衣》,的詩意單純而不單調,有反複,有變化,有虛有實,虛實相生,作為獨立的詩篇已朗朗上口,更何況它在唐代是配樂吟唱,難怪它那樣讓人沉醉而被千古流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