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故事的開始(2 / 2)

雖說這小子不學無術,但對這事兒可真下功夫了,一堅持就是兩年多,直到現在。蔡軍本來個字就高,再加上鍛煉,在同年紀中屬於怪獸級別的了,一些大老爺們都比不上包子。

要說為啥叫他包子呢,其實也沒啥,就是這小子太能吃了,本來就特能吃,自從開始健身後就更能吃了,一次三個人一起出來吃早餐,像徐達和誌文這樣的也就吃個四五個就差不多了,蔡軍這小子一口氣幹了20幾個包子,從此後這外號就這麼叫下來了。

誌文是三個人裏麵最大的,17歲,比兩個人都大一歲,一米七八,不算高但也不矮,外表看起來挺像回事兒,笑嗬嗬的,其實肚子裏都是壞水。不熟悉的跟本看不出來,成天裝文藝青年,為的就是泡泡小姑娘。誌文幾乎不穿短袖,即使天氣再熱穿短袖了左臂也得帶上個護臂,就是打籃球穿的那種。

這是因為誌文初二那會兒讓車給撞了,命大,除了左臂留了個二十幾公分的口子,別的地方愣是啥事兒沒有。也趕上那時候年輕,誌文就跑去紋身去了,準備吧疤痕給蓋上,想來想去就紋了個半身的鬼,看著確實停陰森恐怖的。

沒成想回家就讓他爹給揍了,這頓大擀麵杖給一頓削。誌文一來氣,第二天左臂還沒消腫呢就愣是給洗了。紋過身的都知道,洗紋身多疼啊,這不晚上回家又是一頓胖揍。其實也不是真想打孩子,東北爺們不太會說話、脾氣還暴,明明是心疼孩子,非得打一頓。

這不誌文更來氣了,我紋身你打我行,都洗了還打我,想讓我咋地啊!沒兩天等胳膊消腫後,又去把那個鬼給紋回來了。這回他爹也服氣了,看孩子這麼強,怕真出點啥事兒,也就隨他去了。

誌文在學校是尖子生,學習那叫一個好,平時三個人成天在一起扯犢子,但是誌文上課聽講,誰也不理誰。有的人就是這樣,腦袋好使,知道該學習,但人家也沒耽誤玩。

徐達學習還算可以,能排在年級中遊,包子就完犢子了,每次都在名單最後麵才能找到他。不過包子家裏也不在意,包子父親本來想等他初中畢業就讓他回家學修車,因為也沒指望能考上高中。不過好死不死的就是這麼巧,中考包子和誌文前後桌,這一下就穩妥了,想考不上都難。包子父親也是樂得不行,誰家父母不是望子成龍,希望孩子能好,本來都是放棄治療了,這又給了信心,相信兒子能行。

再說說徐達,從小是在他姑姑家長大的,徐達的父母都是軍人,在徐達4歲的時候被分去西藏了,一般三四年能回來看看孩子,直到徐達14歲的時候才分配回來。因為常年也見不到,徐達和父母的關係很一般。因為在姑姑家長大,不像其他孩子從小就在父母身邊,所以平時調皮搗蛋她姑姑也不好深說他,導致徐達的脾氣秉性很是暴躁,就是因為沒人管他,惹了事兒也沒人管,所以有事兒沒事兒就能給你惹點事兒出來。正是因為這樣,導致以後徐達惹出很多事端,這都是後話......

時間長了,徐達這脾氣也就改不過來了,小時候脾氣再不好再能惹事兒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小屁孩能捅出多大婁子來,但上了中學就不行了,成天打架鬥毆,由於這時候父母都回來了,自然就回家和父母一起住。

但是徐達父親不能像她姑姑似的那麼慣著他了,隻要是打架讓他爹知道了,回家免不了一頓胖揍。這徐達心裏不舒服啊,本身就趕上青春期,正是叛逆的時候,一扔家就是10年,這一回家就開始揍,隔誰身上誰也受不了,所以就經常不回家,不是在包子家呆兩天就是跑誌文家。

徐達父母對他也沒啥辦法,畢竟覺得對不起孩子,也不能成天揍啊。也就沒有剛回來的時候那麼嚴格了,不過事情嚴重的話該揍還得揍。這也導致了徐達和父母之間的溝通很少。但父母畢竟心疼孩子,就從金錢上多少彌補彌補,每個月的零花錢都比其他孩子多出一大塊,徐達也挺開心。畢竟是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