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3章 聊天內容(3 / 3)

這個世界為什麼美好?因為我們此時此刻生起了一顆心叫愛心;這個世界為什麼惡劣?因為我們此時此刻生起了一顆心叫憎惡。愛心是紅紅的那顆,聽說那種顏色叫真誠;憎惡心是黑黑的那顆,聽說那種顏色叫墮落。

------釋圓承

193。誰最脆弱

同修說:圓師父你的空間我上不去。你要聽***居士話。我倆理解你心。但話又說回來。色身也的好呀。你沒有一個好的色身,作什麼都不能做的呀,依你現在情況首先是身體。再去做你想作的事。人身難得已得,但要珍惜。法佛難聞已聞,末法眾生難度。度不完。人與人之間度化是緣。所以。圓師父你度人我們不阻礙你。但要量力你的色身重。…南無阿彌陀佛!

釋圓承:暈乎!兩個迷糊,先善護好自己遠離身心疾病。遠離薄弱的意誌,再來擔心別人也不遲。圓承隻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時間做好自己本分事而已,眾生皆自性自度。有哪個自不量力的行者敢妄言能度眾生?經典有雲…菩薩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學佛菩薩若不在了義教上用心體會,剩下的一定就是見色生心,心生取舍,感情用事。先別說阻礙人行路,自己亦是自纏自繞的迷糊蛋一個。無常迅速,哪一期的生命等待你調好色身再去做事。說活在當下,一定是活在慈悲喜舍這四無量心中,不是活在自我的感受自認的成見所謂的自在中,是有無邊理事內容的。若會活在當下,如此必定是放下自我的感受,放下自己的意思,隻是應眾生的需要隨緣慈悲喜舍,這樣才是隨順法性尊重自然,才各適其適。而不是我要幹嘛、你要幹嘛、他要幹嘛這般牽腸掛肚的糾葛。***居士何學佛這許多年就學得個牽腸掛肚?瞎操心。不用你們證悟,等你們解悟成理地佛時再看看這個世界誰最脆弱、誰沒解脫、誰度眾生?是否就是我自己最脆弱、我自己在纏縛、原來眾生之所以還在苦難輪回都是因為我還沒成佛?

194。找找自己的主人

同修說:師父在嗎?阿彌陀佛。

釋圓承:阿彌陀佛

同修說:師父現在可好?

釋圓承:OK

同修說:哦。從昨天就想說什麼,但是不知從何說起!打擾你了師父。我自己明知自己的錯,就是不改自己的過錯!

釋圓承:那有什麼用呢,知錯等於不知。

同修說:是呀。自尋煩惱。

釋圓承:嗯。

同修說:阿彌陀佛。我明知道生活上的煩惱都是自己前世的因,卻不好好修,懶惰,不愛誦經不拜懺,遇到事就好哭。脾氣暴躁,自己控製不了自己!業障深重!

釋圓承:和前世的因沒多大關係。和你現在的心行有很大關係!一個脆弱的人怎麼就沒脆弱了性格脆弱了對一切人事苛刻的要求?脾氣暴躁一定是什麼事情另你不滿,不隨你意才抓狂般的不顧一切的竭斯底裏。這個是你對人事的一種非常自我的態度有關,和前生業障沒多大關係。要想遠離暴躁的性格就該嚐試著時時反省時時懺悔,每遇到事情時多為別人考慮下多從別人的角度來審視這個問題,再找出合理的解決辦法。若遇事隻想到的是自己,那結果隻能是無盡的爭鬥無盡的暴躁不安。人要學會放下這個自私的自我,忘記不愉快的自我,舍棄懶惰的自我。剩下的才是真實的自我。我不自私我很愉快我還很勤勞,最重要的一點我還事事不怎麼計較。用這樣的心態去學習去生活去修行,你還會煩惱嗎?人說修行就是要了解自我,了解自我就是為了放下自我,放下自我才能證道,就是開悟,從此做個覺悟的人,覺悟的人不會依感觀事物造作一切不善,覺悟的人會勇斷一切煩惱習氣,覺悟的人懂得用慈悲博愛做自己的主人,都慈悲博愛了自然就不知道還有個什麼法叫憤怒!

同修說:阿彌陀佛。懺悔。自己從小到大一直過著拮據的生活,總是錢錢的,還有孩子學習不如意了,就受不了,脾氣就爆發了。但在工作上一直都很好,在外麵的人際關係也很好。

釋圓承:對親人應當比對外人還好才正常。否則就是古聖人提醒的…背親向疏為之背德!…隻知道把情緒發泄在家人這裏,到了外麵卻是個有禮有節的人,你覺得這樣好嗎?這樣正常嗎?生活的困難不是貧困才有,若能安貧如法生活和工作,環境自然能逐漸改善。就說富有的人你以為他們真的就那麼富有嗎?人心不足另他們感受到現在所擁有的這一切總是還不夠,為更多的擁有疲於奔命。人生若被物累被金錢累再富有他還是窮!遇到佛陀教育我們就了解到了,真正人的生活是心安理得,善盡職責,不攀比,不無益的追逐,不抱怨。自己既然遇到佛陀教育了就好好依法努力修行,珍惜眷屬緣帶親學道最重要。把對外人事的真誠也用在親人身上,多多的理解和寬容。家應該是充滿愛的港灣,紅塵當中唯一的暫時的避難所,不是勞教所。

同修說:阿彌陀佛。感恩師父的開示。

195。被蜂子蜇了

清源新更的簽名:“上唇腫脹的我【QAQ被蜜蜂蟄】還堅持吃烤玉米”

釋圓承:被蜂子蜇了?

怎麼合計了。合計好了沒?哪天來這裏。

清源:QAQ今年暑假仔細算算時間來不到了-待我中考結束。七八成我和張居士一起去。

233整個上唇都腫了。腫死了。

清源:現在經教學的怎麼樣了?

釋圓承:嗯。那最好。怎麼這麼不小心。被蜜蜂蜇!欺負小蜜蜂了?

清源:看見蜜蜂用肚子蹭花粉、就手賤彈了一下-不大一會四五隻。233。

釋圓承:和你說個有趣的。我今年在上山頂的茅棚時。在半山腰上被六七個蜂子蜇。起了六七個包。原因是我用鐮刀砍到它的家了。所以蜜蜂從來不主動攻擊人的。一定是它覺得安全受到威脅才幹這樣的事的。

清源:那麼這些蜜蜂有罪過嗎?

圓承:沒。是自己不小心招惹人家的。

清源:233問你個問題:A殺了B、A因此受到地獄果報、B在N世後輾轉殺了A、那麼A受到地獄果報是什麼原因、注定是要還回去的、那麼地獄什麼的是不是多餘存在?

釋圓承:A。下地獄是因為A在做這件事時的心態是凶惡的憤恨的。是凶惡和憤恨另他下了地獄。地獄是自己憤恨及凶惡的心造成的。不是地獄無事找事的在那等著所謂的無辜人掉裏麵。B輾轉又報複A,那是當時在B受到A的傷害時升起了怨恨。這個怨恨也同樣會另人墮落惡道中去。這個對一個人的怨恨心一旦升起就會牽連到生生世世。但因緣成熟自然就會冤冤相報沒玩沒了。除非某一方或雙方都遇到了佛陀教育學習佛陀教育,才能認識到這樣的因果苦難無邊。徹底放棄惡的心行丟掉怨恨的心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清源:A殺人的時候如果不帶嗔心是不是就不下地獄了呢。

釋圓承:也不是。不帶嗔恨心的人就不會無故的去做這樣的惡事。除非極其善於偽裝的那種人麵獸心的人。他對嗔恨都麻木了何況是良善。這樣的人比表麵嗔恨的人還要惡劣。表麵直接嗔恨的人還有相狀。表麵和藹慈善內心卻做惡事從不心驚,那是凶惡到極致的最高境界。這樣的人墮落一定是金剛地獄。永無出頭之日了。所以這些事情少去分析。或通過這些偏了差的分析給自己放縱也好做點小惡也好找個冠冕堂皇的遮掩,開個小差去偽裝過錯。這樣不好。

清源:全中。233。

釋圓承:清源,希望但有空餘時間。多上我的空間裏閱讀我的日誌。一定會收獲多多。有絲毫疑問隨時留言給我。

清源:好的。

196。為了生活,沒辦法!殺生?

同修說:師父,請您開示,我是殺生行、業,學佛以後改行了,不幹了,現在工作不順心,又想幹原來的工作,不知如何是好,請師父開示,感恩師父。我也知道殺生重罪,為了生活,沒辦法!

釋圓承:這還用誰開示!殺生最不吉祥,殺生場所是冤鬼聚會的場所,這樣的場所充滿了悲哀、恐懼、痛苦、喪氣和衰敗。沒有說自己活的恰當、活的舒適、活的享受就要讓活生生的無辜的生命為你付出生命代價的這個道理。人道不同於畜生道的基本原因就是人有同情心有憐憫心有理智的。之所以人同天地被稱為三才就是人有參讚化育補天地化育不足的能力。怎能自甘墮落與弱肉強食相應。殺生求利絕對失去人道因緣,來生定三途受苦,這隻是己身遠報,從事殺生行業親手殺生的人,其後代子孫沒有興旺發達的,一代不如一代。不是疾病就是橫事或子孫不孝打爹罵娘殺父弑母的惡事古今在案故事民間廣為流傳。就是在我們周圍也容易看得見。不遇到聖賢教育不懂這個因果就沒辦法,隻好稀裏糊塗造惡受苦。遇到聖賢教育不聽聖賢教戒隻好隨意胡來,最終隻能是無邊的三途黑暗痛苦無邊。等因緣際遇還要沒完沒了的償還殺債。利弊自己抉擇。生活境遇哪個家庭都隨心如意了。人生不如意環境家家都有,比你不如也多多。都活的好好的,撿廢品的都在生活,掃垃圾的都在生活,農民工都在生活,倒糞便的都在生活,這世間百行千行都在生活。非要殺生才能生活那何必來求我開示?很簡單的道理殺生害命還能好好生活那不是老天沒理就是退變到動物本能隻知弱肉強食?怎樣抉擇自己琢磨…

同修說:謝謝師父,壓在我心裏的病,終於解開了,我明白了,不能在執迷不誤了,我看了數遍師父的開示,我明白了,我在懺悔我的過去,我會好好的修,這些天師父對我的開示‘,我會記在心裏的,謝謝您了,我從新找工作,不在殺生了。我遇到了一個師父,說你殺生也是為了生活,你不殺,還有人殺,就這句話,我迷了,我是殺還是不殺。有了您的開示,我明白了,不能殺。師父,您能保留我的號碼嗎,有機會我們會見麵的。

釋圓承:嗯!隨喜善解…祝賀您…所有同修的號碼我不會無故刪除。見麵不必,網絡交流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