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慶良,出生於晉江東石蕭下村。雲南慶良號茶業有限公司、彩創策略廣告公司董事長,現任雲南省福建商會副會長、昆明市晉江商會副會長、晉江金山中學第五屆董事會董事長等。
1996年,蕭慶良26歲,負債百萬,隻身從晉江到昆明,身上隻剩下400多元。那時,他連鋌而走險“賺黑錢”的念頭都有了。
後來他還是走了正道,而且走上了金光大道。2008年,蕭慶良38歲,他的“好彩頭”商業王國在雲南的超市擁有了近600個銷售網點,客戶遍及全國。12年之間,他經曆了從“負翁”到“富翁”的傳奇蛻變。
後來,他憑借雲南慶良號茶業有限公司開業慶典的一係列成功營銷,成為雲南省內外媒體競相報道的新聞人物。2011年大年初三,蕭慶良回鄉參加晉江籍異地非公經濟代表新春座談會,記者傾聽了他的傳奇故事。
小學三年級文化他登上了營銷講台
2001年,是蕭慶良的幸運年,這年的那場食品展銷訂貨會,一舉成就了他。
當時,蕭慶良身無分文。不過,他還是把所有能聯係到的客戶和廠家都邀請了過來,500人左右在酒店裏開食品展銷訂貨會。在這場訂貨會,他特別策劃了一項很刺激的促銷活動:預付38萬元訂貨款,送一輛價值3萬多元的車!頓時,客戶都興奮起來,紛紛預付款,竟達到500萬元,比原本預計成交額整整多了350萬元。
他說,他正是抓住了人“貪”的弱點。也是在這場訂貨會上,擅長研究人性的蕭慶良還聯係了電器商家、車行老板、新聞媒體等前來:促銷所贈的車輛由車行先出;隨之,新聞媒體的宣傳……一環扣一環,環環相扣,一炮打響。經這一“鬧騰”,“好彩頭”的市場份額逐步上升。為此,原本默默無聞的蕭慶良成了公眾人物,更被評為2004年中國十大傑出營銷人。
“這招是上深圳潛能培訓班時‘偷學’的。”2001年,經人介紹,蕭慶良先後到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深圳等地進修“充電”。在深圳學習時,他時常晚上12點趕回昆明,第二天早上又立即召開公司大會傳授學習成果,並付諸實施。
正因為執行力強,他管理公司很輕鬆,每天隻要先去倉庫檢查一下,再回到辦公室打開電腦看數據,然後,叫相關經理來溝通交流。此時,若哪位經理沒帶筆記本,他會毫不客氣地讓其回去取。當晚,他還要檢查經理們的筆記和總結。“每次跟我溝通,對員工來說,都是一次進步。”對此,蕭慶良很自信。他說,他從中學會了如何激發潛能,讓自己不再是沒有文化的農民。
正因為富有激情和想象力,講話具有強烈的激勵性,且具有自己獨特的營銷方式,他被多個學校邀請做營銷演講。也許沒人會想到,就這樣一位在講台上介紹經驗的成功營銷者,居然隻有小學三年級文化。
禍不單行曾債台高築達百萬
天上不會掉餡餅,成功屬於意誌堅強的奮鬥者。
19歲開始,蕭慶良在廈門開服裝零售店,從石獅、泉州進貨,第一年就足足賺了10萬元。
第二年,少年得誌的他用這筆錢與人合辦飲料廠。廠房建成後,幾個人投入的資金基本上花光了。可每天還得四處跑業務,花掉不少費用,銷路又不理想。一年下來,飲料廠嚴重虧損,幾乎無法運作。
後來,他又借款20萬元,在村裏跟同學合辦彈簧廠。1994年,彈簧廠順利生產,每噸彈簧能賺6000多元,每天生產10噸就能賺6萬元。眼見賺錢了,雙方合作卻出現了問題,最終,蕭慶良退出。
禍不單行。再加上服裝店生意每況愈下,到1995年8月,蕭慶良債務高達100萬元。要債的人開始蜂擁而至,四麵楚歌的蕭慶良當時看不到一線希望,每晚一躺在床上,他就會情不自禁地淚流滿麵。